建平镇全面指南: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mysmile 闻库 4
建平镇全面指南: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建平镇

建平镇是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下辖的一个重要镇区,位于郎溪县中部核心区域。东与涛城镇相接,东南与广德县杨杆乡相邻,南连十字镇,西靠飞鲤镇和新发镇,北接郎溪县开发区,作为县城近郊的农业主导镇,地形以圩区为主,山地较少,新老郎川河贯穿全境。截至2021年,建平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2153公顷,下设9个居民委员会和19个村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17347人,工业企业总数49家。

1982年1月,城关镇人民政府正式成立。4月18日,从建平乡划出城东村5个村民组和城北村10个村民组并入城关镇,设立东郊村和北郊村。1992年3月,城关镇与建平乡合并为建平镇并延续至今。2019年9月11日,建平镇成功入选“2018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榜单。

历史沿革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建平县设立后,县治便定于此地。

民国十七年(1928年),郎步镇又称吉原镇,这两个名称交替使用直至解放前夕。

1952年,改为郎溪镇。

1958年,归属钟桥公社,后分设建平公社。

1962年,建立城关镇。

1983年,建平公社改为建平乡。

1992年3月,城关镇与建平乡合并成立建平镇。

2003年11月,建平镇与钟桥乡合并,保留建平镇名称。

2011年12月8日,原南丰镇整体及原东夏镇的松林、朱侯、三岔3个村并入建平镇。

地理环境地形地貌

建平镇境内地形南为丘陵、中为圩区、北为丘陵,地势东高西低,海拔一般在11—25米之间。最高点位于龙须湖水库边的红山丘陵,海拔45米;最低点位于第一联合圩下部,海拔10.9米。

气候

建平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6℃,最热月平均气温28.1℃,最冷月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日数100天,年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间。

水文

建平镇境内属水阳江水系。老郎川河自涛城镇梅村入境,由东向西,经新发镇流入南漪湖,境内河道长15千米,流域面积30000余亩;新郎川河自涛城镇管村入境,经飞鲤镇入南漪湖,境内河道长11千米,流域面积20000余亩,河道等级为C级;钟桥小河发源于东北部金牛村,流经新发镇入南漪湖,境内河道长17.5千米,流域面积近10000亩,河道等级为C级。龙须湖水库位于东北部,与凌笪乡、涛城镇交界,是全县主要饮用水源。

自然灾害

建平镇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霜冻等。境内灾害年均发生1.5次。1949年后,共发生大小灾害37次。较大水灾发生在1954年、1957年、1961年、1983年、1984年、1999年;大旱发生在1972年、1978年。1983年水灾导致全镇财产损失超1亿元,县城及城郊房屋倒塌2000余户、600余间。

自然资源

建平镇矿产资源以花岗石风化石和黄沙为主。花岗岩风化石地质储量200万立方米,可采储量50万立方米,集中分布在东北部红山一带;黄沙资源丰富,新老郎川河均有分布,年产量约40万吨。

2011年,建平镇农业耕地面积79900亩;林地面积1000亩。

人口

2011年末,建平镇辖区总人口11.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300人,城镇化率36.9%。另有流动人口1000人。总人口中,男性5.71万人,占51.0%;女性5.49万人,占49.0%;14岁以下18480人,占16.5%;15~64岁6.29万人,占56.2%;65岁以上30632人,占27.3%。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11.19万人,占99.89%;有回、彝、苗等少数民族123人,占0.11%。人口出生率8.1‰,死亡率7.8‰,自然增长率0.3‰。

经济综述

2011年,建平镇财政总收入2.54亿元,比上年增长69.33%。完成耕地占用税、契税共计4227.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22元。

2019年,建平镇有工业企业4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8个。

农业

2011年,建平镇农业总产值31.9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15.5%。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生产粮食80900吨,其中小麦22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艾蒿、田藕、茭白等。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5万吨,主要品种有韭菜、大葱、西红柿、茴香等,其中韭菜产量1.8万吨,大葱产量1.5万吨,西红柿产量1.5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21900头,年末存栏10300头;羊饲养量5600只,年末存栏3200只;家禽饲养量122.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6800万元。

工业

2011年,建平镇工业总产值达到67.0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59.1%。工业企业61家,职工119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7亿元。

商业

2011年末,建平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商业网点1274个,职工6939人,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

交通

建平镇境内有214省道(宁芜路)、中港路、郎川大道、建平大道、新建街等5条公路干线过境。南距宜杭铁路20千米,北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00千米。县客运站、农客站均在镇域内,日发客运汽车331班次,日均容量5200余人次,年货运总量约500万吨。

社会事业文体事业

2011年末,建平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7个,建筑面积1385平方米;文化专业户21个,各类图书室30个,藏书15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13人。

2011年末,建平镇有学校体育场地10处。所有公园及休闲场所均安装了健身器材;自行车协会、太极拳协会、广场舞健身协会、篮球俱乐部(队)、乒乓球协会(队)等群众体育队伍155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6%。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建平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2300人,专任教师161人;小学3所,在校生3300人,专任教师24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100人,专任教师21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3400万多元。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建平镇有各类科技人才264人;种植养殖业科技示范户376个,新型农民培训集中培训100个。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建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个,其中门诊部(所)32个;病床50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46张,固定资产总值2.5亿元。专业卫生人员522人,其中执业医师115人,执业助理医师173人,注册护士23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98万人次,住院手术3800台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广播电视

2011年末,建平镇有广播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2100户,入户率96.3%。

社会保障

2011年,建平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45人,支出699.7万元,比上年增长21%;城市医疗救助297人次,支出80.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9户,人数2662人,支出310.6万元,比上年增长22%,月人均97.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64.7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66413人,参保率99.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建平镇有固定电话用户2.6万户,比上年增加0.26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3%;移动电话用户2.7万户,比上年增加0.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2.1%;宽带接入用户1.5万户。

能源

2011年末,建平镇太阳能热水器用户达到2.71万户,普及率为96%,液化石油气用户达到2.3万户,普及率为82%,天然气用户已达到1780户。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1日,建平镇入选“2018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参考资料 >

建平镇政府.郎溪县人民政府.2023-12-20

郎溪历史.郎溪县人民政府.2023-12-20

中国百强乡镇揭晓 前十强苏州独揽七席.新浪财经.2023-12-20

标签: 建平县乡镇名称 建平县所在地是哪个镇 建平镇在哪里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