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详细指南:从历史到荣誉

mysmile 闻库 4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详细指南:从历史到荣誉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起源于1961年5月建立的洛阳工学院农业机械工程系。1990年,该系更名为机械设计(汽车)工程系。2002年,随着河南科技大学的正式组建,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成立。2013年5月,在农业工程系基础上,河南科技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正式成立。2016年5月,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和科研、工程技术人员80人,其中包括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硕士学位的教师45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9人,河南省创新人才2人,校级学科和学术带头人15人。

学院部门

学院下设5个研究所、1个教研室、4个实验室和1个计算机中心:车辆工程研究所、交通运输研究所、热能动力机械研究所、制冷与空调研究所、农业工程研究所、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教研室、车辆与交通运输实验室、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室、农业工程实验室、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实验室和计算机培训中心。

学院目前提供农业电气化(卓越计划)、农业电气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

专业学科

农业工程实验室

农业工程实验室隶属于农业工程系,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农机实验室,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实验室之一。随着学科发展和国家高校专业目录调整,实验室的名称、隶属关系和任务不断演变。1985年之前,农机实验室仅服务于农机专业。从1985年起,它逐步成为机设系的系管实验室,面向农业机械和食品机械两个专业的本科生,并承担相关科研和硕士研究生试验任务。2000年后,专业更名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实验室更名为“农业装备实验室”,由农业装备研究所管理。2006年,随着院系调整,升格为农业工程实验室,由农业工程系管理,负责农业工程一级学科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科研和硕士研究生试验。

实验室现有专职人员2名:庞靖和陈东生。实验室主任由倪长安副教授兼任,他具有丰富的实验教学和管理经验,负责实验室规划和行政管理。庞靖和陈东生负责实验教学和日常管理。

实验室承担7门专业课程的37项实验,总实验学时72学时。2006-2007学年完成实验人时数7152个。自编实验指导书两本:《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指导书》和《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拥有13间房屋,面积1590平方米;实验设备353台(套),总价值220余万元,其中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套(无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价值56.7万余元。

经过多年积累,实验室拥有耕整、种植、管理、收获等田间作业设备、场上作业设备和农产品加工设备,以及多种性能检测设备。自行研制的仪器如犁体曲面测绘仪、犁体六分力测试架等,在学生培养和科研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室坚持“保证教学、服务科研”的原则,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为本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科研设备如小麦联合收割机和玉米联合收获机,丰富了教学内容,支持学生创新。

实验室的大精设备“无线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包括力、扭矩、加速度、振动传感器等,可将传感器信号无线传输给计算机分析,简化野外实验,已在多项科研项目中使用,为教学、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做出贡献。

农业工程系

农业工程系是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下属单位,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助教4人。设有农机和农电两个教研室。农机教研室负责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部分课程,农电教研室负责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部分课程。同时承担农业工程学科的科研工作。农业工程实验室有实验教师2人,面积1500平方米,固定资产230余万元。

该系办学实力强,科研基础雄厚。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洛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9部,获国家专利8项。

学科注重现代农业机械新理论研究,将智能化、数字化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设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小麦、玉米收获机械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新产品,为企业创造亿元经济效益。

实验教学中心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室面积约800平方米,设有机械零件陈列室、机械原理陈列室、机构陈列室、电测室、齿轮机械效率实验室、带传动及滑动轴承实验室、动平衡实验室、机构测绘学室、减速机拆装室、齿轮模拟加工及齿轮测量实验室、机构创新设计室等。

实验室负责全院机械设计基础课的实验教学。机械零件和机构陈列室全国闻名。自制实验设备,实现实验测试微机化,多次获国家教委、河南省教委及学校表彰。

利用银行贷款,学校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加强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使实验设备具有高机电一体化和微机化水平。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数量达90%。

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充分利用设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辅助教学场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积极性。

机原及机设教研室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教研室成立于建校初期。现有教师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3人,讲师3人。博士2人,硕士7人,学士及本科毕业5人。2007年被评为机械设计校级教学团队。教研室承担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以及机械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等选修课,指导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研究生和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曾获省级优秀课程称号,现为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为校级精品课程。

教研室以教学为中心,持续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建立全方位的机械设计课程质量保证系统”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河南科技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机械原理CAI课件”获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机械设计CAI课件”获河南省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三等奖,“机械设计基础CAI课件”获河南科技大学课件比赛一等奖。完成河南省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项目——机械设计网络课程和机械原理网络课程建设。近10年完成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主编《机械原理》教材、《机械原理作业集》、《现代设计方法》各一部,副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机械设计》一部,参编教材10部。

教研室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研究,在机器人理论、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摩擦学齿轮强度、轴承等领域进行探索性研究。近10年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30余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0余篇。指导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活动,获奖近20项。

获得荣誉

学院教职工在内燃机、汽车、拖拉机、农用车辆及机具等领域开发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近三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获奖19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2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

参考资料 >

标签: 河南农业工程学院官网 河南农业大学工程管理 河南农业领域获奖率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