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美食四绝
阆中古城的小吃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负盛名的四绝通常指保宁醋、白糖蒸馍、热凉面和张飞牛肉。不过,也有民间说法将保宁压酒列入形成另一种四绝组合,彰显了当地饮食的多样性。
保宁醋作为四川省的传统名产,跻身中国四大名醋之列。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936年,拥有千年酿造传承,因原产于保宁府(即古阆中)而得名,如今主要传承于南充市。阆中市的白糖蒸馍则起源于清代乾隆时期,由当地回族匠人哈公奎创新研制,成为一款经典小吃。
保宁压酒又名“陈年压酒”,以百余种珍贵中药材如天麻、肉桂、枸杞、半夏、大枣、砂仁和白叩制成酒曲,选用大麦、小麦及本地红高粱为主料,辅以冰糖和花粉,经瓦缸窖藏一年后出缸,成就其独特风味。张飞牛肉则传说起源于东汉末年保宁醋
保宁醋是四川省的标志性特产,位列中国四大名醋。起源于公元936年,千年工艺因保宁府(阆中古城古称)而命名,现主要分布于南充市。作为药醋典范,保宁醋1915年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金奖,2009年其传统酿造工艺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更晋升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以小麦麸、小麦和大米为原料,经过制曲、发酵等四十二道工序,成品色泽棕红、酸味柔和、醇香回甜。制曲中加入白芷、葛根、麦芽、砂仁、栀子和茯苓等二十味药材,并取唐代古井“松华井”优质水源精酿,赋予其独特品质。保宁醋因而成为健康与风味的完美结合。
热凉面阆中张飞牛肉面,俗称热凉面,实为牛肉臊子面,其臊子色泽黑红,似张飞脸谱,故得名。制作臊子极为讲究,选用牛肋肉切生丁,加热后自然卷曲。配菜必选豆芽,以小黄豆芽去根焯水垫底,韭菜细叶烫后切段点缀,保持滑嫩口感。整体风味浓郁,层次丰富。臊子的复杂工艺确保了面条的独特魅力。
白糖蒸馍阆中市白糖蒸馍创于清代乾隆年间,由当地回族哈公奎研发。其独特处在于不用纯碱,依靠自然酵素发酵,既保留面粉清香,又产生醇厚曲香。不同于普通馒头或面包,它无碱涩或酸味,且耐储存,夏存十日、冬存半年不变质,即使变硬回蒸亦如新。口感冷食酥爽、热食绵软,1912年获巴拿马共和国国际博展会银质奖章,1990年入选四川省22种名小吃。
保宁压酒保宁压酒又称“陈年压酒”,以百余种名贵中药如天麻、肉桂、枸杞、半夏、大枣、砂仁和白叩制曲,选用大麦、小麦及红高粱,添加冰糖和花粉,瓦缸窖藏一年后出缸。神奇的是,“压”工艺将60度基酒降至26度低度酒,自然呈现琥珀色,不加任何色素。风味甜美柔和,香气馥郁,富含17种氨基酸、维生素a、B、C、E及蛋白质、糖类和脂肪,营养与口感兼具。
张飞牛肉张飞牛肉制作精良,选用上等腱子肉切块去筋,加盐和香料浸腌后反复搓揉,挤尽血水,使肉松软入味,再土缸密封腌制。出缸后以“百草霜”涂黑表面,烈火煮四五小时,出锅晾干。成品干而不硬、润而不软、色艳味美,咸淡适口,营养丰富,强筋壮骨。20世纪40年代获成都工业协会银奖,1998年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及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
阆苑三绝阆苑三绝融合张飞牛肉、白糖蒸馍和保宁醋,创于上世纪80年代。将蒸馍切粒炸至金黄酥脆松油,牛肉粒炸香,千佛生姜切末。炒香姜末后加清水烧沸,调以盐、胡椒粉、味精、酱油,勾芡成半流体状,加保宁醋搅匀,浇于馍粒和牛肉粒上,成就一道风味独特的经典美食。
相关典故热凉面传说清朝初年,阆中古城东街一回族高姓人家娶李姓村姑,她擅长制凉面。高家开小客栈后,妻子经营面馆。秋日,山西太原王姓客商常住,每日吃凉面。冬时客商患寒病愈后胃口差,唯念凉面。高李氏以牛肉丁炖木耳、白萝卜、干菌子和中药,加淀粉糊成臊子,浇热于凉面上。客商食后病渐愈,遂扬名阆中商界,称“高老妈子面”。王姓客商常邀客品尝,使热凉面风靡。喉咙不适时此面尤宜,李姓智慧创此佳肴。
张飞牛肉相传东汉末年,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古城七年,辅佐刘备抗曹魏安民,深受爱戴。张飞每胜仗,以特制牛肉犒军,后人誉其为“张飞牛肉”,传承其勇武与美食精神。
相关评论大画家丰子恺在阆中办展时,酷爱蒸馍油茶,赋诗赞:“锦屏山下客留连,蒸馍油茶胜绮筵。”
参考资料 >
央视强推这道民特小吃!“阆苑三绝”被全国人民点赞!.澎湃新闻.2025-05-12
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公示名单.南充市人民政府.2025-05-12
阆中张飞牛肉.桂林市科普公共服务平台.2025-05-14
【美食】香飘阆中古城的牛肉面‖吴妤.南充市人民政府.2025-05-极2
阆苑三极.阆中市人民政府.2025-05-14
标签: 阆中蒸馍介绍 阆中古城蒸馍哪家好吃 阆中蒸馍保宁店地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