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焰:一位抗战时期走来的文学战士

mysmile 闻库 3
戈焰:一位抗战时期走来的文学战士

戈焰,本名郭丽君,自幼展现文学天赋,1937年在初中二年级时便创作了诗歌《抗战·抗战》,抒发爱国情怀。1938年10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12月前往延安,在中共中央组织部训练班进修。1939年,她加入西北战地服务团,投身文学创作,并负责编辑《诗建设》杂志。1942年冬,她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毕业。1943年至1949年间,戈焰在晋察冀通讯社、新华出版社察哈尔省分社以及冀热察导报社担任记者、编辑和编辑科副科长(团级职务)。1949年至1967年,她在安徽日报、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省文联和省妇联任职,包括编委、副总编、秘书长,并主编《安徽文艺》和《江淮文学》。1964年至1965年,她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内部未完稿》的编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她遭受迫害,经历了四年的劳动改造。1972年至1980年,戈焰成为陕西省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并担任陕西日报的高级记者。 主要作品 戈焰的主要作品丰富多样。她与知名诗人及作家如田间、魏巍、马峰、黄钢和钱丹辉合作,共同出版了《晋察冀诗抄》、《在燃烧的土地上》、《文旗随战鼓》、《中国现代十大流派诗选》、《难忘的岁月》以及《丁玲与中国作家女性文学》。她的诗歌和报告文学作品被收录在《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的诗集和报告文学集中。个人独立出版的作品包括故事集《革命的火花》、报告文学《向英雄的淮北人民致敬》和《炮火中的女记者》、散文集《绿竹集》,以及长篇小说《浪尖上的巾帼情》。 戈焰的报告文学《满城的一个游击小组》创作于1943年,最初在省级报刊发表,后在1995年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被中国作家协会在《文艺报》上推荐为全国抗战文学作品100篇名篇之一。她的论文《试论解放区文学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获得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二等奖,并于1995年获中国作协颁发的“以笔为枪,投身抗战”铜质纪念牌。作为晋察冀诗派的代表,她被收录在《中国现代诗十大流派诗选》中。她还荣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五十年荣誉证书。她的诗论《对现代诗友展之我见》获得中国城市文化中心和中国《新国风》诗刊编辑部的一等奖,该诗论及自传等内容被纳入《求实》杂志出版社与《人民画报社》合作出版的《当代杰出的共产党人》一书中。

参考资料 >

标签: 抗战时候 抗日战士们 抗战时期英雄就义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