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汇率
日元汇率是指日本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由于全球各国货币种类多样且价值不同,因此每个国家都需要设定一个对外货币的兑换标准,即汇率。
从1949年到1971年,日元汇率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当时美元兑日元汇率固定为1:360。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固定汇率逐渐低估了日元的实际价值,增强了日本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推动了经济高速发展。1971年8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突然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并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此后,固定汇率制度多次调整,最终瓦解,日元于1973年进入浮动汇率时代。20世纪80年代,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财长及央行行长于1985年签署《广场协议》,在三年多时间内,美元兑日元汇率从1985年2月的1:262变为1988年11月的1:121,日元升值约一倍。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遭遇“泡沫经济”金融危机。2022年6月13日,日元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35日元,创下自2002年2月以来20年4个月的新低。2024年,日本2023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降至全球第四位。
2024年11月14日,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156左右。
概念解析概念汇率也称为“汇率或外汇牌价”,是国际贸易中最关键的调节杠杆。它表示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以一种货币计价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和币值不同,因此需规定兑换率,即汇率。
由于一国生产的商品均以本国货币计算成本,进入国际市场时,商品成本必然与汇率相关。汇率水平直接影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与价格,从而决定其国际竞争力。
作用汇率与进出口通常,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贬值,能促进出口并抑制进口;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升值,则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同时,当日元汇率合理降低时,会提振以出口为导向的企业股价,推动日经指数上涨;股市走强时,会吸引国外投资者大量使用日元投资日本股市,从而推升日元汇率。
汇率与物价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视角,汇率下降会导致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其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反之,本币升值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可能降低进口品价格,从而抑制物价总水平。
汇率与资本流出入短期资本流动常受汇率较大影响。当本币有贬值趋势时,本国和外国投资者不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金融资产,会将其兑换为外汇,导致资本外流。同时,外汇转兑加剧外汇供求紧张,推动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本币有升值趋势时,投资者倾向于持有以本币计值的金融资产,引发资本内流。外汇转兑本币导致外汇供过于求,促使本币汇率上升。
历史脉络1871年5月前,日本流通多种货币,其重量、纯度不一,币值不稳定,流通混乱。1871年5月颁布以黄金为基础的《新货币条例》,统一全国货币,日元就此诞生。规定单位日元含金量为1.5克纯金。1877年发生西南战争,导致大量不兑现纸币发行。1882年成立日本银行,取代政府货币发行权。1897年日本通过货币法,正式确立金币本位制,重新设定单位日元含金量为0.75克纯金,日元兑美元汇率变为100日元兑49美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于1917年被迫放弃金币本位制。当时欧洲各国处于战乱,日本商品打入世界市场,出口快速增长,日元保持坚挺势头。从1920年起,日元转向疲软,到1923年底,100日元仅合38美元。1930年1月,日本勉强恢复金本位制,但在美国经济危机冲击下,金本位制于1931年12月瓦解,日元失去固定汇率,日元兑美元汇率在1美元兑3日元左右徘徊,1932年11月底贬为1美元兑5日元。到1937年,日本制订“评价黄金储备法”,将1日元含金量定为0.29克纯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国际贸易中断,军费开支扩大,经济迅速恶化。1942年日本政府决定兑换银行券(新钞)代替日本银行券,增发货币,日元汇价下跌。二战后,日本经济处于“没有外汇汇率的经济”状态。直到1949年4月25日,根据美国占领军建议,日本制定单一汇率,规定1美元合360日元。1952年8月日本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承认日元的金平价为1美元等于360日元,1953年5月11日规定含金量为0.00246853克纯金。
从50年代起,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国际收支由逆差转为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从1964年4月1日起,日元实行自由兑换。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日本货币持续贬值。以1965年为转折点,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际储备增加,日元转而升值。
进入70年代,日元走向升值之路。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日本迫于压力从8月28日实行浮动汇率制,日元升值序幕揭开。1971年12月18日美元贬值,12月20日,日元兑美元升值16.88%,汇率调为1美元兑308日元,到1973年12月14日,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271.20日元,涨至当时历史最高点。从1973年第四季度开始,日本国际收支逆差扩大,加之石油危机冲击,日元兑美元逐步贬值。到1975年12月18日美元兑日元汇率变为1:306.80,达到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底谷。1974年7月日元成为SDR定值货币之一,1975年后日本摆脱石油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日元坚挺,跻身国际货币之列。1976年初,在短期资本流动加快,贸易顺差等因素影响下,日元兑美元开始升值,进入1977年后,升值速度加快,到1978年10月30日,曾达到1美元兑176.16日元高峰。
80年代,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日元对美元经历了先软后硬的过程。从1981年中期开始,日元受美国高利率政策及日本施行新外汇法等因素影响,对美元不断贬值。1985年2月25日,日元兑美元汇率达到1美元合日元263.60;1985年9月20日微升为1美元兑日元238.80;9月底,西方7国召开广场旅馆会议,决定联合干预汇率,日元对美元一路增值。自1987年3月至5月间,日元先后突破150、145、140日元心理大关。1987年10月,西方股市“黑色星期一”,进一步推动日元对美元狂升,该年10月28日至11月10日,日元兑美元汇率直线突破140和130日元大关,达到1美元兑133.65日元,到1988年1月4日,相继突破130和125日元,直达120日元。
90年代初,日元兑美元一路升值,1991年1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SDR5种货币权重重新调整,日元从15%上升到17%。同日纽约外汇市场以1美元等于133.71日元开盘;而12月30日以127.80日元收市,全年最低点是6月份的1美元兑日元139.66,而最高点是12月份的124.83日元。1992年1月纽约市场以1美元兑日元127.82开市,12月以1美元兑日元124收市,该年曾以1美元兑日元135日元升为124.83日元。进入1993年后,在东京市场,全年的最低点是1月13日1美元合日元125.95,而于8月17日达到最高点为1美元合日元100.40。1994年1月3日,纽约市场以1美元合112.63开盘后,日元兑美元直线上升,6月21日,汇率升到1美元兑99.85日元,7月1日达到97.85日元。以后,日元日见坚挺,于1995年4月19日达到历史上最高点,美元兑日元汇率为1:79.75。
在经历一段时间盘整后,1995年8月日本财长宣布一项鼓励日本海外投资政策,接着日美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日元从1:84反弹至1:90水平。9月份日本宣布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美日德再次表示希望美元升值,使美元兑日元一度上升至104日元,年底处于盘整阶段。
日元自1995年4月结束长期升值势头转人贬值以来,1996年朝这一方向继续发展,1年内贬幅达10日元左右,1996年上半年美元兑日元汇率基本维持在104~108之间浮动。相对比较平稳,后半年,特别是9月份以后又步步回落,年底东京和纽约市场瞬间分别出现跌破115日元和116日元状况。全年日元汇率下跌10.2%,由年初的1美元兑日元103.90跌至年底的114.50。若与1995年4月19日创记录的底位1:79.75相比,则下跌了43%。
进入1997年,日元跌势仍在继续,且出现加速迹象、2月19日纽约汇市收盘于1美元兑日元124.46,在短短两个多月内,日元兑美元下挫8%。到1997年第二季度,美元兑日元汇率在波动中走低,到1997年4月底,达到1美元兑127日元水平。1998年1-3月间,美元兑日元汇率一直在127-131之间徘徊。1998年6月17日,日元狂跌,兑美元汇率变为146.75:1,创下1990年9月以来新低。8月底开始,日元大幅回升,原因在于美国经济成长放缓,美日贸易进一步扩大,导致日元在短短2个月内反弹到114.33(期货在8月底贬值到1日元:0.6807美分)价位。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元汇率呈升值趋势。相隔12年7个月后重新突破100日元大关。3月17日达到95日元以后,12月18日进一步突破90日元大关,达到87日元。2010年,受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日元开始升值。8月4日84日元,10月14日达到80日元。
2011年,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持续的情况下,又出现“3·11日本地震后日本企业售出美元的影响,日元再度升值。3月17日达到76日元,刷新1995年79日元记录。此后,8月19日达到75.95日元,10月27日达到75.32日元,持续刷新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新纪录。
2012年1月20日开始,日元汇率开始回落,重新降到82日元。3月15日进一步降到84日元。特别是进入12月以后,随着自由民主党安倍晋三新政权采取各种刺激经济政策,日元出现明显贬值倾向。12月28日达到86日元。为2年5个月以来新低。
2014年10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进一步扩大正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每年基础货币宽松规模从60万亿至70万亿日元,扩大至80万亿日元;同时进一步增购国债券,从每年50万亿日元扩大至80万亿日元,同时延长国债增持期限,从最长7年延长至10年。日本兑美元也跌破125日元,为12年来首次。
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7月19日,日元兑美元汇率由1美元兑115.105日元贬值至1美元兑138.195日元。6月29日,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美元兑换137日元。2022年12月,日本央行突然放宽其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区间上限后,市场开始不断押注日本央行会收紧货币政策,推动日元走高。2023年1月3日,美元兑日元盘中触及129.51。
2024年3月7日,日元汇率一度飙升至1美元兑147日元区域。日本市场密切关注央行可能在3月结束负利率政策消息,日经指数下跌近500点。3月27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下跌,美元兑日元一度触及151.97附近,日本央行虽然17年来首次上调了基准利率,但明确表示会继续保持宽松货币环境。4月27日凌晨,美元兑日元汇率突破158,升至1美元兑换158.05日元,幅度为1.5%。随后,日本政府对日元投资9万亿日元。5月2日凌晨,日元对美元汇率从157.55比1涨至153比1,升至4月中旬以来高位,但截至东京时间2日下午4时,日元对美元汇率回落至155.42至155.45,截至5月底,日本当局合计动用9.8万亿日元(约合622.3亿美元)来支撑日元汇率。
2024年6月3日,日本央行创纪录“救市”后,汇率又回到了干预节点,美元兑日元汇率触及157.25。6月20日,美国将日本加入外汇行为“观察名单”,但没有将其标记为货币操纵国。6月26日,美元兑日元突破160关口,日本当局为日元贬值所进行的干预努力被全部抹平。6月27日,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161日元兑换1美元,已跌至约37年半以来最低值。7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在纽约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161.72日元,创下自1986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2024年7月11日,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157.44日元,日元对美元汇率最高上涨2.6%。7月25日早盘,美元对日元盘中一度触及153.10日元,是5月6日以来最低水平。当地时间8月5日,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上升至145.97日元兑换1美元,是2024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10月,日元汇率出现新一轮贬值,日本国内黄金零售价格于10月7日创下历史新高,每克黄金达13978日元,约合人民币668元。10月28日,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下跌,跌破153日元兑1美元。受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赢得2024年大选影响,11月14日,继日元对美元汇率11月13日跌至155后,日元继续走弱,日元在东京外汇市场上对美元跌至156.09,创下四个月以来新低,这也是2024年7月以来首次突破156关口。
影响因素GDP 实际增长率现代汇率理论认为,一国经济快速增长会引起国民收入和支出增加,进而刺激其社会投资和消费,这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本币升值。也就是说,一国货币汇率决定以其经济状况为基础,汇率走势是经济增长率大小真实反映。与此同时GDP快速增长可以缓解日元升值压力。
美对日贸易逆差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各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将会增加,该国货币对外汇率便趋于上升。反之,如果出现逆差,支出大于收入,该国货币供应就会增多,其对外汇率就会下降。另一方面,如果一国对另一国外贸赤字不断扩大,该国便会谋求通过促使对方国家货币升值来削弱对方国家产品价格竞争力。
在世界三大世界经济体中,日本贸易依存度最大,尤其美日之间贸易逆差对日元对美元汇率更具直接影响力。美日存在贸易逆差,日本国际外汇储备增多,将会提高日元国际地位,助长日元升值。美日贸易逆差是影响日元兑美元汇率重要因素。
国际石油价格石油作为国际上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波动对汇率变动有较大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本身往往就意味着美元贬值,日元兑美元汇率会趋于上升。相反,国际油价下跌,日元兑美元比较将趋于贬值。
20世纪90年代有关汇率变动各种数据显示,1996年以来,影响日元兑美元升值或贬值主要因素是国际油价涨落。对于日本这样能源缺乏国家,国际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际外汇储备减少,会降低日元在国际上地位助长日元贬值。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多,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结果,它表示在外汇市场上本币相对于外币求大于供,因而会引起有效汇率升值,外汇储备越大,其对本币支持作用就越强。但一国外汇储备并不必然与一国经济规模成比例。外汇储备也是影响日元兑美元汇率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当地时间2024年5月9日,由财务省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末,日本外汇储备为12789亿美元,相比此前一个月减少116亿美元。
利率利率在一定条件下对汇率短期影响很大。货币学派理论认为,一国较高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流入,从而使该国货币汇率升高,一国利率下跌,该国汇率走势就趋于贬值。利率对汇率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间套利性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金流动而引起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国利率差异大于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国家流向利率较高国家,有利于利率较高国家国际收支。
全球影响由于日元相对稳定公债收益率和长期货币“零利率”政策,日元被国际社会广泛当作“避险货币”,国际金融市场流通大量日元,其流通量常年位居全球前三。当日元汇率剧烈波动,日元就失去“避险货币”属性。当日元汇率下跌时,其他国家或者组织也逐渐放弃将其作为外汇储备货币,日元贬值趋势也较难逆转。
相关事件日本名义GDP被德国反超日本内阁府当地时间2月15日公布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日本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1万4820亿日元,约合4万2106亿美元,低于德国2023年的4万4561亿美元。日本的名义GDP从世界第三位跌落至世界第四位,被德国反超。
美国将日本列入外汇监控名单2024年6月20日,美国财政部发布半年度货币报告,美国将日本加入外汇行为“观察名单”,但没有将其标记为货币操纵国。报告虽然提及日本央行为支持日元实施了干预,但美国财政部主要将列入名单原因归结于日本庞大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盈余。美国财政部表示,日本外汇操作是透明的,但又补充表示财政部期望是,外汇市场基本上是自由交易的,只有在非常特殊情况下,经过适当的事先磋商,才能进行干预。该报告发布后,美元兑日元涨幅一度扩大至超过0.5%,现报158.92,逼近160元大关。
日元对美元汇率最高上涨2.6%2024年7月11日,美元对日元汇率一度下跌至1美元兑换157.44日元,比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下跌了2.6%。此次波动被认为与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放缓通胀预期有关,同时传言称日本政府进行了干预,导致日元汇率大幅反弹。分析师对此看法不一,一些人认为是政府干预影响,而另一些倾向于将其归因于市场行为。
参考资料 >
激荡四十年 · 外汇改革.环球网.2024-03-11
日元对美元汇率创新低.今日头条.2025-06-06
汇率让日本跌至世界第四的背后.中国青年网-新闻.2024-03-11
汇率让日本跌至世界第四的背后.百家号.2024-03-11
“特朗普交易”持续:日元跌破156 日本央行何时加息再成谜.今日头条.2024-11-15
汇率.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2024-03-11
日元兑人民币创20年新低 赴日旅游消费有妙招.人民网.2024-03-极11
汇率的“跳水”,带来一地鸡毛.百家号.2024-03-11
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37 创1998年9月以来新低.百家号.2024-03-11
日元大涨创6个月新高 谁是推动日元持续回暖的背后推手?.新京报网.2024-03-11
日本央行将于3月降息 引发日元买盘浪潮.金投网.2024-03-11
日本央行料在3月会议加息,结束负利率政策影响日元国债.和讯股票.2024-03-11
日元兑美元贬值至约34年低位.澎湃新闻.2024-03-28
日元暴跌破158!一天连续失守多个重要关口.中财网.2024-04-27
日本政府投9万亿欲挽救日元 曾遭美国严厉警告.小央视频-今日头条.2024-05-10
美元兑日元日内再次跌破155 汇率波动加剧.中华网.2024-05-02
力度空前!日本央行砸9.8万亿日元干预汇市,为何收效甚微.新浪网.2024-06-04
美国将日本列入外汇监控名单.新浪微博.2024-06-24
1美元兑160日元.财联社APP -新浪微博.2024-06-28
日元对美元汇率创37年来新低 市场忧日本政府和央行介入.中国新闻网.2024-06-28
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61.72 再创新极低.腾讯网.2024-07-02
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上涨2.6%,市场行为还是政府干预?.今日头条.2024-07-12
大反转!日元对美元、欧元均升至逾2个月以来高位.百家号.2024-07-26
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升至145.97 为今年2月来最高.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08-05
日元汇率出现新一轮贬值 黄金零售价创新高1克约合人民币668元.央广网-抖音短视频.2024-10-09
日元对美元汇率下跌.央视网-抖音短视频.2024-10-28
日本外汇储备降至12789亿美元.今日头条.2024-05-09
专家解读.农视网.2024-03-11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