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与未来发展概述

mysmile 闻库 4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与未来发展概述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坐落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是一所由湖南省教育厅直接主管、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承办的省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该校不仅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单位,还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名单。

学院创办于1958年,最初为湖南省轻工业学校。2001年8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省轻工业学校、湖南省轻工业厅职工大学、湖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及长沙煤炭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合并组建而成。2003年5月,湖南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含湖南工业科技职工大学)并入。2005年,北院独立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2007年10月,湖南省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签署共建协议,进一步推动学院发展。

截至2024年7月,学院共拥有雨花与天心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60亩,校舍建筑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现设有7个二级学院,教职工总数75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157人,博士及在读博士34人,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15000余人。学院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00多项,横向课题300余项,获授权专利121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SCI、EI、CSCD、CSSCI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100多部、教材500余本。

历史沿革

学院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湖南省轻工业学校。1959年设立陵分校,1962年7月与湖南省化工学校合并为湖南轻工化工学校。1970年8月学校撤销并改为湖南省纺织机械厂,1972年12月恢复办学。1975年设立三所分校,后于1977年撤并。

1980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85年4月,大专部升格为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中专部迁至长沙市井湾子,成立新的湖南省轻工业学校。2001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四校合并组建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003年5月,湖南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并入。同年,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同年10月签署省社共建协议。

2009年,学院获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推动机构”,并牵头组建湖南轻工职业教育集团。201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21年12月,学院与东安县政府签署对口帮扶协议,支持地方职业教育发展。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8月,学院共设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智能装备技术学院、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音乐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院建有国家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拥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精品专业6个,重点实习实训基地4个。校内实训室150间,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262个,设备总值5219万元,实训面积4万余平方米。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021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名单。

师资规模

截至2025年2月,学院教职工765人,专任教师71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475人。正高级职称42人,副高级174人,博士37人。拥有省级学科带头人9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5名、国内访问学者36名,全国模范教师1人、“黄炎培”杰出教师4人,教育部职业学校名师1人,芙蓉教学名师1人,楚怡教学名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建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8个。

合作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印度NIIT、IIIT、日本町田职业专科学校、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及泰国实大学等多所海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2006–2009年间,共有38名毕业生赴印度、爱尔兰、法国深造。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院建有国家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精品在线课程4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中高职衔接项目1个。校内实训室150个,校企合作实习基地262个,充分保障学生顶岗实习需求。

科研资源

截至2022年,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243.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4.7万册、期刊合订本4万册,年订中文期刊4494种、报纸290份。引进CNKI、读秀、博看、万方等多个数据库资源。

学报期刊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学报》系学院内部学术交流期刊,聚焦轻工特色,反映科研与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7月,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9项、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科技成果奖2项。承担各类课题700余项,获专利121项,发表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100余部、教材500余本。

学校荣誉

2003年成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获评省级贫困地区农民工培训基地。2005年被评为全国温暖工程农民转移培训先进单位,同年人才培养评估获“优秀”等级。2006年计算机实训基地获评国家级基地,同年获“全国青年农民转移就业先进单位”。2007年成为国务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同年入选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2009年获“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推动机构”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10年再获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并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还多次被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坚持“专业+项目、专业+企业、专业+公司”的校企合作模式,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0%,特色专业达100%。

学校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综合类高职院校排名中,学院位列全国第65名。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以蓝色为主色调,上方为中文校名,下方环绕英文名称。中心为“科技”字样变体,融合英文缩写“HVCST”,象征勤思善变、开拓创新的育人理念。

校训

“至诚至公,精业乐业”:倡导诚信立身、公正奉献、精技强能、乐学敬业。

校歌

学院拥有专属校歌,传承学校文化精神。

校园环境

学院坐落于长沙市雨花区井湾路784号,在天心区设天心北院(天心大道4291号)和天心南院(天心大道4448号),两校区总占地860亩,建筑面积26万余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据学院官方发布信息)

杰出校友

肖志龙,2007年毕业于电子信息系网络技术专业,现任耒阳市马水乡湖德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团支部书记。2008年承包烤烟种植100亩,创办板栗油茶专业合作社,带动就业与产业发展,获衡阳市“创业能手”和劳动模范称号。

参考资料

标签: 湖南历史类学校有哪些 湖南省的历史沿革简介 学校办学特色概述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