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市
扬中市,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由镇江市代管,坐落于丹徒县圌山东侧的长江中心,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2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31.65万人。
扬中市由雷公岛、太平洲、西沙和中心沙四个沙洲组成,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无山丘,整体自西北向东南微倾。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热同期。其前身为太平洲,清末设太平厅,属镇江府。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太平县重名,更名为扬中县,1994年撤县设市。现辖4个镇、2个街道、1个省级镇江高新区及1个经济开发区,市人民政府驻三茅街道中电大道8号。
扬中市享有“河豚之乡”“江中明珠”的美誉,融合了移民文化与岛园文化,是“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培根师范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扬中竹编、扬中河豚食俗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扬中职业装博览馆和扬中市园博园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22年,扬中市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7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36位、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23位。产业特色鲜明,已形成工程电气、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产值规模超千亿元。202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54万元,三产结构为3.15:54.27:42.58。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667亿元,可比增长6.2%。扬中位于镇江市东部江心,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宁镇扬与苏锡常两大都市圈交汇处,形成“一环两纵、一岛五桥”的交通格局,境内桥梁总数达65座。
名称
扬中市因位于长江(流经扬州段)中心而得名。
历史沿革东晋至明清
东晋时期(317年~420年),扬子江水面陆续浮现若干小沙洲。隋唐(581年~907年)时逐渐形成带状沙洲群,面积约10平方千米。宋代(960年~1279年)民间以“野小沙”“野新沙”称呼。元明以后,各沙洲得名,如太平洲、细明洲等。
清代统称太平洲。同治四年(1865年)清政府在太平洲团沙设立水师衙署。晚清时,扬中地域含50多个洲渚,统属太平洲,长期分属夹江南岸的丹徒区、丹阳市、武进及北岸的江都、泰兴市等县。光绪三十年(1904年)置太平厅,辖原丹徒、丹阳、泰兴、江都4县在太平洲属地,属镇江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太平厅同知钱锡林于三茅宫设抚民府,丹阳县将鸣凤洲等多地划归太平厅,丹徒县亦划乐生洲等沙洲归其管辖。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泰兴县将复生洲等划入,江都县将补漕洲等划入。宣统三年(1911年)10月,改太平厅为太平县。
中华民国
民国三年(1914年)1月,太平县更名为扬中县,属金陵道,三茅乡改称三茅市。民国十六年(1927年)5月,因与安徽、浙江省太平县重名,且地处长江中,定名扬中县,江苏省废金陵道,扬中县直属江苏省人民政府。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6日,日本侵略军首次入侵扬中,驻三茅街道,县政府解散。抗战时期,扬中成为新四军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江南抗日义勇军挺进纵队进驻。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建立抗日民主政府,辖1市3区58乡镇。同年11月随新四军北撤。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上旬扬中县人民政府成立,22日扬中解放,属苏南行政区镇江市行政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3年属江苏省镇江专区。1956年2月改属扬州专区,同年11月回属镇江专区。1958年属常州专区。1960年1月丹徒县姚桥等3公社划入,1961年3月复归丹徒。1970年属镇江地区,1983年3月划归镇江市。
自然地理位置境域
扬中市为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东部、长江中下游,全市含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岛、雷公咀四岛。地处东经119°42′~119°58′,北纬32°00′~32°19′,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平均宽约7千米。东北与泰兴市、江都、邗江县隔江相望,西南与丹徒、丹阳、武进县依夹江为邻。总面积332平方千米,陆地面积228平方千米。
气候
扬中市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常年均温15.1℃,1月均温2℃,7月均温27.6℃。年均日照2135小时,8月最多(243.9小时),2月最少(135.8小时)。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雨量占全年16.9%;8月下旬至9月中旬多台风和秋雨,雨量占13.9%。年降水量最多1597毫米,最少469.2毫米,年均降水日116.3天。年均风速3.2米每秒,瞬时极大风速43米每秒。年盛行风为东南风(频率11%),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地质
扬中各沙洲基岩属扬子古陆,上层为长江冲积层,表层物质较细。中部为沙洲核,周围为较粗物质组成的鬃岗,全系长江沉积物,属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现代沉积,岩性为黄、褐黄色砂黏土。广覆第四系地层,全新统主要为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上更新统为粉质粘土、粉土、粉细砂、中砂、粗砂、砾砂;中更新统为粉质粘土、粉细砂、粗砂;下更新统为粉砂、粗砂。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活跃,长江水流塑造了扬中雏形。
地形地貌
扬中由长江主航道南侧的雷公岛、太平洲、西沙、中心沙4洲组成,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无山丘,地势低平,海拔4~4.5米,相对高度约1米,全境西北向东南微倾。太平洲最大,西北~东南走向,长约34.2千米,宽4.2~9.7千米。沿江一带地势较高,腹部低平,河渠纵横,圩田高程2.1~2.6米,村高地一般3.6~4.6米。
水文水利水文
扬中市河段位于长江下游,长江在此被分为大江和夹江两部分。夹江段全长45千米,流向西北至东南,分流比稳定在10%,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稳定支河道。夹江属感潮河道,上起五峰山,下至太平洲尾,上段及下段顺直,中段多弯。主要骨干河道有前进河、丰收河等14条,总长49.52千米。乡级河道144条,总长237.684千米。村庄河塘1877条,总长1206.291千米。
地下水资源丰富,含潜水含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潜水层埋深1~2米,单井涌水量10~100吨/日,矿化度<1克/升。承压水层埋深45~78米,厚30~66米,为长江古河床空隙承压水。
水利
沿江堤岸长120.17千米,为土质江堤,按50年一遇水位+2米设计。通江水闸14座,涵洞168座,引排流量1500立方米/秒,日引江水3240立方百米。2022年完成水利工程总土方113.08万立方米、石方15.09万立方米、砼2.88万立方米。疏浚河道198条,总长74.87千米,土方76.16万方。
土壤
土壤分为2土类、2亚类、7土属、16土种。上洲多沙,下洲较黏,内地多沙,沿江较黏。新坝、联合、丰裕主要为黄沙土和黄夹沙土;中洲以夹沙土和黄夹沙土为主;八桥等乡镇又以黄沙土和黄夹沙土为主;西来桥镇沉积较迟,多沙,部分为黄顶沙土和漏沙土。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扬中市耕地7850.17公顷,园地307.22公顷,林地1330.83公顷,草地206.74公顷,湿地398.8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9626.8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35.8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932.36公顷。
水资源
水源为长江上游来水。水资源季节变化大,水位落差明显。可支配水资源量1.4亿立方米,年人均4070立方米,属丰水地区。境内长江水域面积13.03万亩(88平方千米),其中滩涂2.23万亩、水面10.80万亩。2020年地表水资源量9607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02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植物
植物有86科220余种,主要乔木有杨属、柳树、枫杨、水杉、榉树、榆树、槐树、苦楝木、落羽杉、池杉、合欢、刺槐等;灌木有杞柳、构树等;菖蒲、芦苇、瓜丝草等挺水植物;水马兰、野菊花、枸杞、画眉草、狗尾草、蒲公英、莎草等草类;金鱼藻、角茨藻、轮藻等沉水植被;浮萍、喜旱莲子草、水蕨等漂浮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银杏等,三茅街道锦程村板沙农场存106株银杏树。
动物
动物约60科150余种,主要有制鱼、胡鱼、暗纹多纪鲀、乌鳢、鲤鱼、蜘鱼、甜鱼、黄鳝等。鸟类资源约100种,如猫头鹰、鸳鸯、环颈雉、斑鸠、苍鹭、白鹭、绿头鸭等。2020年监测到野生鸟类20多种约15000只。长江流域有白鱀豚、江豚等一、二级濒危动物。
生态功能区
截至2022年,湿地总面积9063.97公顷,受保护自然湿地6435.42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71%。2022年10月成立东江湿地保护小区,占地792.79公顷,北起三茅街道永勤港下游,南至经开区边界,有枫杨、柳树、朴树、水杉等,为鸟类、爬行类、鱼类等提供良好栖息地。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低温、干旱、冰雹、洪涝等。夏秋常受龙卷风袭击,台风影响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10月上旬,年均受2.6次台风影响。
2017年11月8日凌晨5时,三茅街道指南村14组至15组地段突发崩岸,440米主江堤、540米江岸线失守,146亩江滩、9栋民房塌陷。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扬中市下辖1个街道、4个镇。市人民政府驻三茅街道中电大道8号。
政治人口人口数量
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31.65万人,户籍人口276414人,其中男性134788人,女性141626人。全年出生1071人,出生率3.87‰,死亡2870人,死亡率10.38‰,城镇化率71.5%。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0-14岁人口37853人(12.00%);15-59岁197405人(62.58%);60岁及以上80204人(25.42%),其中65岁及以上59076人(18.73%)。
民族
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蒙古族、满族等,人口均不足百人。
语言
扬中方言属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内部存在差异。新坝镇、联合南部口音近丹徒话;丰裕北部、西来桥镇北部近泰兴话;油坊镇、八桥镇西江边近丹阳话;三茅至八桥为典型扬中话。有声母21个,6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上洲与下洲方言有差异,受泰兴、镇江市、丹阳等地影响明显。
宗教信仰
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中国成立前多信佛教、道教。清末民初传入天主教、基督教,建教堂3所。天主教堂设老郎街,辛亥革命后丹阳市天主教会派神甫传教。民国初年耶稣教会至油坊镇传教,建教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迁八桥镇南街。
经济综述
2022年,扬中市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7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36位、中国县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23位,连续四年获评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镇江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产业特色鲜明,形成工程电气、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千亿级主导产业体系,农业为传统优势产业。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585.99亿元,同比增长5%。第一产业增加值18.47亿元,第二产业317.99亿元,第三产业249.5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54万元,三产结构3.15:54.27:42.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15亿元(同口径增长4.61%),税收占比74.4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22亿元,增长2.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310.2元,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926.5元(增长4.1%),农村居民37935.7元(增长5.9%)。
第一产业
种植作物以稻、麦、棉、油菜为主,特色高效农业突出。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3亿元,其中种植业18.17亿元,林业1.79亿元,牧业3.82亿元,渔业5.8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0.39千公顷,总产7.4万吨,蔬菜种植4.12千公顷。
水产养殖采用池塘生态、工程化、工厂化、稻田综合种养等模式,规模生态养殖基地100余家,特色水产养殖面积1.92万余亩,年产量7700余吨,形成暗纹多纪鲀、刀鲚、鱼、螃蟹四大特色产业。2022年水产放养面积1.62万亩,总产7702吨,工厂化养殖18.8万平方米,万蟹楼大闸蟹标准化养殖7900亩,刀鱼养殖60万尾。肉类总产3906吨,家禽出栏74.11万只,禽蛋3485吨。
2022年水利工程总投入1.09亿元,完成土方113.08万立方米、石方15.09万立方米、砼2.88万立方米。疏浚河道198条(74.87千米,土方76.16万方),含县级河道1条(思议港,4.45千米,2.75万方)、乡级5条(5.14千米,4.06万方)、村庄河塘192条(65.28千米,69.35万方)。通过岸坡整治、坝头改造、水系连通工程提升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
2022年农用化肥施用量3170吨(降0.6%),农膜176.71吨(增6.2%),农药182吨(降1.1%)。
第二产业
形成工程电气、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约80%,培育大全集团、美科太阳能等百亿龙头企业。2022年规上工业产值879.05亿元,增加值216.12亿元,销售收入850.29亿元,利税52.36亿元。四大主导产业规上产值684.64亿元,销售亿元以上企业133家,十亿元以上16家,“三十强”企业销售596.45亿元。
低压电器占全国20%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工程电气名城”,工程电气产业入选首批“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2022年智能电气行业规上产值358.71亿元。
新能源产业以光伏产业为主,含风电、核电配套产品,有太、荣德、尚昆、太阳、天海光电等骨干企业。2022年新能源行业规上产值210.47亿元。
涉汽企业197家,规上17家,有长城蜂巢、江洲汽车部件、欣亚科技等代表企业,产品涵盖动力制动、传动转向、悬挂底盘、新能源配套、内饰外饰等类别。另有旭升电器、瑞仁汽车等缓速器制造企业。2022年汽车零部件行业规上产值73.59亿元。
装备制造业以船舶制造为核心,含船舶制造、甲板机械、港口机械等,培育新韩通重工、大津重工等企业。2022年临港装备制造行业规上产值41.86亿元。
第三产业
以外贸、社会消费为主导,有1个县级农村物流和电商运营中心,6个镇级综合运输服务场站。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76亿元,限上批发业销售额106.07亿元,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0.17亿元,进出口总额45.7亿元(出口41.8亿元)。
举办中国扬中河豚文化节、长三角车友自驾游等文旅活动。2021年1-10月乡村旅游人次186万,旅游收入约42亿元。
经济功能区
江苏省扬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新坝镇核心区,是省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辖9个村(社区),面积27.4平方千米,深水岸线7.2千米。已形成汽车零部件、临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有大全集团、有能集团、华鹏集团、现代重工等企业。2021年经开区工业应税销售227亿元。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
获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市,有1所高校。截至2022年末,各级各类学校53所,其中高中3所、初中7所、小学15所、九年一贯制1所、特殊教育1所、体育学校1所、开放大学1所、幼儿园24所。在校学生37822人(幼儿园7645人、小学17146人、特教81人、初中7136人、普通高中4124人、中等专业学校1690人)。教师编制2449名,教职工2993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100%,高中毛入学率100%。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扬中金山路1号。截至2023年8月,设4系25专科专业,规划面积1000亩(一期400亩),校内实验实训室67个,校外实训基地120多个。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创建于1945年,是首批江苏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和“四星级”普通高中。新校区位于滨江新城区,截至2023年8月,占地125亩,建筑面积75461平方米,40个高中教学班,教职工220余人,专任教师160余人,学生1600余人。
医疗卫生
2022年,扬中市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建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微创治疗合作基地、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扬中分中心,新建四级中医馆3个,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江苏省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优秀单位1家、合格单位3家。有公立医疗机构11所(2所二级甲等医院、2所公共卫生机构、7家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590人。
扬中市人民医院位于中心城区,是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为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大学教学医院。截至2023年8月,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核定床位700张,开放650张,病区17个,职工900余名,设临床专科32个,医技科室8个。
文化事业
2022年举办第十七届社区(农民)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实施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265场,全民艺术普及140场,社教活动439场,线上线下文艺展演108场,送电影下乡720场。创作小戏《天涯有路》、舞蹈《我心飞扬》参加省第十五届五星工程奖片区选拔赛。有扬中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78个村(社区)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文体广场40多个。
扬中博物馆位于三茅街道南江路799号,为三层建筑,截至2023年8月,占地1600平方米,展陈面积4500平方米,是集陈列展览、文物收藏、保护、科研、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800余件/套。
体育事业
2022年建成3个体育公园、5.05千米健身步道和12套健身路径。举办江苏省老年人体育节扬中分会场开幕式暨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大联动和老体志愿者服务活动,承办省户外运动和太极拳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再培训。有扬中市奥体中心等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工程(点)295个,健身路径261条,篮球场106片,农民体育公园24个,健身步道31千米。
扬中市奥体中心位于三茅街道迎宾大道1777号,毗邻省扬高级中学,含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综合健身馆,截至2023年8月,总建筑面积79707平方米。 科技事业
2022年获批镇江市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7项(其中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2项),实施市级科技创新专项46项。2家企业入选江苏省新一轮创新型领军培育行动入库名单;1家企业入库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全年通过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466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04家,高企总数升至311家,新增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社会保障截至2022年末,有3031名困难残疾人和3469名重度残疾人,1196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企业职工参保6.3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7.2万人,城乡居保参保3.1万人。建成各类养老机构28家、标准化及以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8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家,其中医养融合型养老护理院4家。
人居环境2022年PM2.5浓度32.2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76.7%,完成长江排口整治1862个,省考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优Ⅲ比率连续3年100%。森林覆盖率11.35%。
交通综述扬中位于镇江市东部江心,长江中下游,处宁镇扬与苏锡常两大都市圈交汇处,形成“一环两纵、一岛五桥”交通格局,是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市、江苏省第一批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市。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穿境而过,有桥梁65座(国道桥梁11座,省道干线公路桥梁9座,农村公路桥梁48座),西复线桥和联合村4组桥为2座四类桥梁。
公路公路管养里程1024.817千米(不含高速公路S358.976千米、国道G52319.885千米、238省道34.607千米),路网密度309.61千米/百平方千米。按行政等级分:国道523里程19.89千米,238省道34.61千米。农村公路县乡村道合计771.3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8.98千米,一级公路105.02千米,<极速版a href="/damochuangyi/4178456909102255569.html">二级公路74.84千米,三级公路101.76千米,四级公路546.24千米。主干道为218省道,扬中夹江一桥连通内外218省道,衔接宁沪高速公路。有扬中汽车站等客运枢纽。
航运有县级河道27条(骨干港道组成),长127.14千米,含新坝大港、联丰港、三茅大港、永勤港、东新港、三跃港、长旺港、团结港、六圩港、红旗河、思议港、双龙港、川心港等13条骨干港道(总长77.62千米)。县级河道密度约0.57千米/平方千米。扬中夹江太平洲捷水道长约45千米,为Ⅲ级航道。
镇江港扬中港区以太平洲捷水道沿江岸线码头和扬中主岛、旁岛岸线码头为主要作业区,有港口(作业区)4个、泊位36个(非生产泊位9个),码头总延长6880米。2019-2022年年均进出港船舶7.21万艘次。
公共交通有5条城市公交、2条毗邻公交、1条通勤公交、13条市镇公交和17条镇村公交线路,车辆137辆(备用14辆,运营123辆),总运营里程380.5千米,年客运量1000万人次。所有行政村村委会1千米半径公交通达率100%,设城北公交客运站。
人文综述扬中素有“河豚之乡”“江中明珠”美誉,成洲千年、建置百年,皆与水相联。依水而生,傍水而兴,因水得势,以水扬名。文化融合移民文化、岛园文化,得益于大江禀赋,成为“四千四万”精神发源地,“供销员经济”享誉大江南北。
文物古迹截至2022年,有不可移动文物36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扬中市级文保单位7处。
培根师范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秋,位于扬中市油坊镇长旺村,原为庆善公所,为纪念扬中抗日民主政权缔造者之一、首任县长李培根烈士而创办。
新四军“江抗”“挺纵”会师纪念碑扬中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八桥镇华生路68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26日,“江抗”与“挺纵”在八桥镇广善堂、八桥中学会师合编。1986年12月立碑纪念,2015年建成会师合编纪念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有传统技艺、民俗音乐传统体育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等7类非遗,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镇江市级9项,扬中市级10项。
扬中竹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扬中特色传统民间美术技法。因岛市地理气候影响,竹编业发展,艺人称“篾匠”,从事竹席、篓、篮、簸箕等日用具制作。20世纪70年代艺人达35000人,经营遍及江、浙、沪。
扬中河豚食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淡水海豚是江鲜代表。暗纹多纪鲀烹制有清蒸、红烧、白煨之分。选种精巧,讲究时鲜;擅长烧焖,“大火烧开、小火焖透、猛火收汁”;追求原汁原味,突出“清”“鲜”;味兼南北,烹饪精湛。河豚宴为扬中江鲜菜代表。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扬中箫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中箫笛种类多样,音位准确。巨笛长3.14米、孔径4.9厘米,最低音C调。制作包括选料(腊月紫竹最佳)、烤料、分调、开孔(吹孔、指孔,鸭蛋型)、校音、装饰(铜材补接)、微调(音准±5音分)等工序。工具含烤炉、绞板、刨床、打孔机、车床、缠线机、上漆机、校音器、绞刀、卡尺等。
习俗舞狮子分3种形式:一为九狮图,始于清道光年间,流传永胜乡得胜港一带,九人各舞一狮,一人执球,伴锣鼓,配武功能手,动作多变;二为大狮子舞,篾扎头尾,彩布饰身,各一人执头尾,舞出摆头、伏步、立步、翻身等动作,伴大锣;三为小狮子舞,篾纸布制长约3尺小狮,头尾支棍,一人执两狮对舞,动作多变。
舞龙灯篾分节扎成,彩布饰龙形,一般7至13节,每节能点灯,支竹(木)棍,一人执舞。舞姿有站、跪、仰数种,招式有盘宝塔、穿龙门、龙翻身、龙打招等变化。
玩花船竹扎纸糊彩船,舱站一女,船外两男,一人划浆,一人与舱中女对唱问答。旧时多调情小调,抗日及解放后多为宣传政策、表现生产生活的小调小曲。
艺术戏剧麒麟唱原为拓荒者从老家带来的小唱,经百年传承发展创新,颇具特色。表演者多为贫困农民,春节或民间喜事(婚嫁、上梁、大寿、开业)时上门演出祝贺讨钱物。新坝地区分创新派、民俗派、颂古派。
技艺扬中玉雕约出现于清末。制作工艺精细:选玉种、设计造型、断底切平、镂空取料、细饰铊磨、磋磨抛光。底座与器物要求统一。特色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章法有致、主题突出。工具含头、压铊、作眼、勾铊、胡子、杠泵等。大件作品含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
虎头鞋制作
虎头鞋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童鞋,鞋头呈虎头模样,兼具实用、观赏价值,被视为吉祥物,有驱鬼辟邪寓意。多为布制,亦有绸制,常用红、黄、蓝或黑色。
饮食主食大米,面食次之,一日三餐。副食有瓜、菜、豆类、豆腐、百页、鱼、猪肉、羊肉、禽、蛋等。宴席以八碗菜为主,俗称八大碗,含冷盘、热炒、烧菜、汤等。
吴氏寿肠扬中地方菜,肥肠寓意长长久久、福寿绵长、吉祥如意,生日宴必用。忌用花椒、八角、辣椒等辛香料,仅用生姜、小葱等简单作料,保留食材本味。
扬中八碗食材取当地水产、家禽家畜、绿色蔬果,地域特色鲜明,如暗纹多纪鲀、鲫鱼、土猪、虫草鸡、青粉、金针等。“八大碗”不止八碗菜,含红烧河豚、红烧鲫鱼、红烧肉、斩肉圆子、红烧鸡块、红烧笋干、农家涨蛋、糖醋青粉、海带排骨汤、红烧金针等,依“红白喜事”风俗和宴席规格选择。
扬中江鲜菜盛产鲥鱼、刀鱼、鮰鱼、河豚等,江鲜菜自成一体。烹调方法十余种,依江鲜特点采用不同方法,烧与焖特色突出(如红烧甲鱼、红烧江鳗);有的追求脆嫩,经多次火功制成(如爆鳝片、热炝鱼)。口味追求原汁原味,突出清、鲜。传统菜名多冠“清”字,如清炖刀鱼、清炖江鳗、清汤虾丸、清汤蟹羮等。
地方特产扬中河豚扬中市渔业协会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河豚味美质嫩营养丰富,战国《山海经》有载。暗纹多纪鲀含剧毒河豚毒素,卵巢(鱼子)、肝脏剧毒,次为血液、眼睛和皮,新鲜鱼肉基本无毒。
扬中刀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特产。刀鱼鳞小可食,刺多细软,肉味鲜美,为长江三鲜之一。可清蒸、煎、红烧。
扬中江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镇江扬中市特产。万蟹楼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俗名螃蟹、毛蟹、大闸蟹,名贵水产品。长江水系河蟹味最鲜美。利用江水、江滩资源,集成良种培育、水体生态修复、微生物调控等技术,规模化养殖。江蟹壳青脐白、黄足健、膏肥脂满。2013年“扬子”牌扬中江蟹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扬中秧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镇江扬中市特产。秧草,学名黄花苜,俗称南苜蓿、车轴草属、草头。原产印度,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长安试种,古老野生蔬菜之一,扬中种植200多年。民间自然野生膳菜,无虫害,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食物纤维、有益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丰富,维他命K含量最高,叶菜中胡萝卜素、铁含量甚丰。
风景名胜综述景点有极速版沙岛、河豚塔、扬中奥体中心、渡江文化园、扬中园博园、达贤庙、水师衙门遗址、东岳庙等,纪念地有渡江七烈士纪念碑等。截至2022年,有2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扬中职业装博览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扬中市宜禾路88号,分古代馆、当代馆、科技馆三大分馆。“现代馆”分职业时装、职业制服、职业工装、职业防护服四大展区,从中国职业装发展演变历史、当代世界职业装繁荣现状、科技给予职业装人文关怀三主题展示服装。
扬中市园博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开发区方家埭,为举办第八届江苏省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而建,围绕“水韵·芳洲·新园林——让园林艺术扮靓生活”主题,在918亩地块建标准城市园林。园博园以“一核一脉一轴”构成,分入口服务区、山水展园区、湿地展园区、滨江观光区。主展馆建筑面积6661平方米,高30.6米,3层,中庭净高28米,主要为展览区;副展馆7629平方米,高30.6米,4层,设展览、会议两大功能区。
长江渔文化生态园位于三茅街道兴阳村,以展示推介扬中“河豚”文化及长江渔文化为核心,含12000平方米生态餐厅,18000多平方米农业观光温室科技大棚及5000平方米工厂化江鲜养殖大棚。设渔文化展示区、农耕体验区、拓展训练区、江鲜文化品鉴区,有多渔文化主题广场,为传统农业和现代休闲农业综合一体的现代观光农业园。园内设巾帼手工艺品展示区。
著名人物对外交流重要荣誉参考资料 >
Xinhua Headlines: China goes all out to battle Yangtze River floods .新华网.2023-08-18
地理位置.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17
扬中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极速版.2023-03-25
扬中市2022年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25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扬中市人民政府.2025-06-15
扬中市统计局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13
2020年镇江市A级旅游景区检查名单
汽车牌照的含义.烟台市人民政府.极速版-08-16 扬中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3-25 助企纾困│扬中港区吞吐量连续三年突破五千万吨 .镇江海事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7 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扬中市人民政府.2025-07-09 地理位置.扬中市人民政府.2025-06-07
扬中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3-08-18 让江洲上下充满文化气息———建设文化扬中系列谈之四.扬中市新闻中心.2023-08-17 扬中的水乡情韵.今日镇江.2023-08-17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8-16 扬中竹编进入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中市新闻中心.2023-08-16 扬中河豚食俗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08-16 经济建设.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极速版3 2024年扬中市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扬中市人民政府.2025-07-08 烽火名桥② | 扬中:激战两桥 痛歼日军.扬子晚报网.2023-08-17 道路交通.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17 “小岛大交通”的强输出 .扬中发布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6 扬中市"十四五"水土保持 发展规划(报批稿).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18 <极速版 href="http://www.yz.gov.cn/yangzhong/tjgg/202206/feff27403c5c495d89d757f667f543e4/files/5cdfb73310a3499c87ce796c5200b9f7.pdf">扬中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扬中:节水+护水 水韵芳洲活力显 .镇江市河长制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6
扬中极速版“十四五”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规划.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30
扬中市林业局倡议书倡导野生动植物保护.江苏省林业局.2023-08-16
扬中最古老的银杏树在这个公园里面,树龄超过400年.微扬中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0
扬中:上百棵百年银杏树接受“体检”打点滴.荔枝网.2023-08-30
镇江扬中:湿地生态保护有成效 江中绿岛变“鸟的天堂”.金山网.2023-08-30
世界湿地极速版:修复湿地,刻不容缓.扬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公众平台.2023-08-30
江苏扬中: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 .新华网江苏频道.2023-08-16
为了我们的“水上长城”——写在扬中“11·8”坍江抢险一周年之际.扬中新闻发布百家号.2023-08-16
落实基层党建责任 破解发展难点问题(深度关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人民网百家号.2023-08-14
扬中市人民代表大会公告.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14
领导之窗.扬中市人民政府.2023-08-14
快讯!扬中市政协新一届领导班子产生于德祥当选市十一届政协主席极速版/a>.扬子晚报百家号.2023-08-14
扬中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微信公众平台-微扬中.2025-03-05
扬中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扬中日报.2023-08-17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8-18
扬中产业基本情况 .扬中商务微信公众平台.2023-08-17
扬中“丰”光正好晒出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湘湘带你看社会百家号.极速版-08-18
江苏扬中:“科技+生态”解锁特种水产养殖密码.中国质量新闻网百家号.2023-08-18
扬中市统计局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扬中市人民政府.2024-01-11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