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机全面解析:工作原理、分类与故障排除

mysmile 闻库 5
丝网印刷机全面解析:工作原理、分类与故障排除

丝网印刷机

丝网印刷机是一种利用丝网印版进行印刷的专业设备,被归类为孔版印刷机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能够印刷文字和图像,还是生产各类印刷品的关键机械装置。丝网版的制作材料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真丝外,还包括尼龙丝、铜丝、钢丝或不锈钢丝等。根据应用场景和结构特点,丝网印刷机主要可分为平面型、曲面型和转式等多种类型。

种类

丝网印刷技术根据版式、设备类型、油墨特性以及承印材料的不同,可划分为多个类别。其核心印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平网平面丝网印刷:该方法采用平面丝网版在平面承印物上进行印刷。操作过程中,印版保持固定,刮墨板则进行水平移动。

2. 平网曲面丝网印刷:这种技术使用平面丝网版在曲面承印物(如球体、圆柱体等)上实施印刷。印刷时,刮墨板固定不动,印版沿水平方向移动,同时承印物随印版同步旋转。

3. 圆网丝网印刷:采用圆筒状丝网版进行印刷,筒内安装有固定刮墨板。印刷过程中,圆筒印版与承印物以相同线速度同步移动。

4. 间接丝网印刷:前三种方法均为直接印刷,适用于规则几何形状的承印物。而对于外形复杂、带有棱角或凹陷的异形物体,则需要采用间接丝网印刷技术。该工艺通常分为两个步骤:首先通过平面丝网印刷将图像印在中间材料上,然后通过转印方式转移到最终承印物上。常见的间接印刷方法包括平面丝网印刷加硅胶头转印,以及丝网印刷花纸配合热转印、压敏转印或溶剂活化转印等技术。如今,间接丝网印刷已在印刷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印刷机分类

①平面丝网印刷机。采用平面丝网版在平面承印物上进行印刷。通常,刮墨板压着印版水平移动,通过印版的起落来实现承印物的更换。

②曲面丝网印刷机。使用平面丝网版在圆形承印物表面进行印刷。一般刮墨板固定不动,印版水平移动,承印物则随印版以相同线速度旋转。

③转式丝网印刷机。采用圆筒状丝网版,筒内装有楔形刮墨板或刮墨辊。印刷时,印版转动与承印物移动的线速度保持一致。

静电丝网印刷机。使用导电性优良的不锈钢丝网版,依靠正负电极板间的静电作用使粉墨穿过网孔附着到承印物表面,实现无压印刷。设备结构因承印物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都包含承印物输入、印刷、油墨固着干燥和收集等部分。印刷部分由丝网印版、电极板和高压发生装置组成。

5. 静电丝网印刷:这是一种非接触式印刷方法,利用静电引力将油墨从丝网印版转移至承印物表面。采用金属丝网作为印版,连接高压电源正极;负极是与印版平行的金属板;承印物置于两级之间。印刷时,带正电荷的墨粉穿过网孔,被负电荷吸引到承印面,通过加热等方式定影形成图案。该方法特别适用于高温承印物,如刚出炉的钢板印刷。

四代

①手动式丝网印刷机。基本结构包括链支承、承印平台和丝网版,所有操作均依赖人工完成。旋转式多色手动丝网印刷机是一种多工位设备,台板和网框均固定在中轴上,可绕轴旋转,便于实现多色套印。

②半自动丝网印刷机。部分动作为自动完成,其余仍需手动操作。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1/4自动(刮墨、匀墨和网框自动)、1/2自动(增加承印物吸附自动)和3/4自动(进一步实现承印物自动送入)等类型。

③自动丝网印刷机。在3/4自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印件升降、输送、烘干和收堆机构,印刷速度显著提升,最高可达1500印/小时以上。

④丝网印刷联动机。由多组印刷、烘干装置及烫金、压痕、覆膜、模切等单元串联而成。采用卷筒材料连续给料,配备自动放卷、收卷和定位控制系统,确保速度稳定、套印精确和张力一致。整机通常由计算机控制,是实现多色印刷的高效多功能设备。

主要特点

丝网印刷机作为孔版印刷机的代表,其印版由真丝等材料编织而成,具有清晰的经纬结构。目前已开发出平面、曲面、成形、印染、印刷电路及新型轮转等多种机型。新型轮转丝网印刷机以其高速和高效著称,其特点是将丝网安装在滚筒上,油墨注入滚筒内部。机器运行时滚筒旋转,通过橡皮刮陌刀将图案迅速转印到承印物上。

丝网制作材料丰富,除真丝外,还可选用尼龙丝、铜丝、钢丝或不锈钢丝等。丝网印刷技术所基于的孔版印刷原理,可追溯至古代的模版印刷。孔版印刷涵盖誊写版、镂空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多种形式。

丝网印刷最初完全依赖手工操作,仅配备一个版架、一块丝网版和一块模版。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逐步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滚筒式丝网印刷机具有墨层厚实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纸张、玻璃、木板、金属、陶瓷、塑料或布料等材料,可使用包括导电金属油墨在内的多种油墨。

主要机构

传动装置:包括电机、电磁离合器、减速器和调速机构。

印版装置:用于固定丝网印版,在印刷过程中实现揭书式起落或水平升降。主要组成部分有印版夹持器、起落机构、对版调整机构和抬网补偿机构。

印刷装置:刮墨与回墨是核心动作,刮墨系统和回墨系统通常安装在刮板滑架上。在往复运动中,刮墨板和回墨板交替起落,分别完成刮墨和回墨操作。

①印刷往复运动常通过以下机构实现:曲柄连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链条链轮机构或圆柱塞磁力气缸。

②导向机构主要形式:滚轮槽轨、双导向轴或导向轴加滑块。

③刮、回墨板换位机构常用形式:

台阶槽升降撞块配合杠杆换位机构、凸轮升降机构加杠杆换位、双气缸反向动作或单气缸加杠杆机构、凸轮-摆杆机构结合钢丝杠杆、链条挂点变化实现双板摆角步位。当使用单一刮板时,需通过特定机构完成跳墨动作。

支承装置(承印平台):用于固定承印物。

①应配备印件定位装置。

②需具备平台高度与水平调节功能。

对版机构:通过机械螺纹旋动调整平台位置,应配备可靠锁紧装置和移位导向(如燕尾槽或导向键)。

干燥装置:包括红外电热管热风烘干或紫外光固化烘干系统。

电气控制装置:负责工作循环控制、刮板位置控制和气压控制。

工作原理

①平网平面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循环以单色半自动机型为例,基本程序为:给件→定位→落版→降到墨板、升回墨板→刮墨行程→升到墨板→降回墨板→抬版→回墨行程→解除定位→收件。

在连续循环中,各动作时间应尽量缩短,以提高工作效率。

③压印线。在印刷行程中,刮墨板挤压油墨和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形成接触线,即压印线。该线位于刮墨板刃口处,无数压印线共同构成印刷面。理想压印线的实现具有挑战性,因为印刷过程是动态的。

③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以手形网版平面丝印机为例: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递,使刮墨板在运动中挤压油墨和丝网印版,形成压印线。由于丝网具有张力N1和N2,对刮墨板产生力F2,回弹力使丝网印版除压印线外不与承印物接触,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力F1作用下通过网孔,从移动的压印线漏印至承印物。

印刷过程中,丝网印版与刮墨板相对运动,挤压力F1和回弹力F2同步移动。丝网在回弹力作用下及时回位,避免蹭脏印迹。即丝网在印刷行程中不断经历变形与回弹。

刮墨板完成单向印刷后与丝网印版一同脱离承印物,同时返程回墨,结束一个印刷循环。回墨后承印物上面与丝网印版反面的距离称为同版距或网距,通常为2~5mm。手工印刷时,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度直接影响压印线质量。实践经验可总结为六点:保证刮墨板运动直线性、匀速性、等角性、均压性、居中和垂边性。即刮墨板应直线前进、匀速运动、倾斜角恒定、压力均匀、与网框内侧距离相等且与边框垂直。

安装维护

整机工作循环的相位调整:制造商根据设计相位图精确调整,并通过穿销或锁紧固定。

操作调整:

导轨、印版与工作平台三层平行度调整:通常以导轨或平台为基准。

①平台与导轨需保持平行。刮墨板沿导轨运动,若二者不平行,会导致刮板压力不稳定甚至出现间隙。此调整在出厂前已完成。

②丝网印版与平台应平行,否则网距(丝网印版底面至印刷面的距离)不一致,引起印刷压力和印版变形差异。网框自身平面度需保证,用户可根据需求提出具体要求。

对版调整:指调整丝网印版与被印件之间的印刷精度。包括高低调整(>40mm)、前后左右调整(>20mm)和水平角度调整(>3°)。

刮墨板调整:

①调整刮墨板与平台平行度:通过左右丝杆调节刮墨板高度;中间转轴左右顶丝可分别调整左右高度。

②刮板转轴倾角调整范围通常为65°~85°,根据需要选择。

③印刷压力调节通过调整刮墨板高度实现。

④刮墨板长度不可调整,一般按成套件供应,提供多种长度可选。

行程调整:包括行程大小和位置调整。通过曲柄和摆杆半径R孔位调整实现,R增加行程加大。行程长度通常比图案长20~50mm。

网(台)距调整:通过降低丝网印版或升高平台实现,多采用升高平台方式。丝网印版四角网台距需一致,误差≤0.5mm。网台距一般为2~5mm,仅当具有抬网补偿动作时,才允许前大后小。

刮墨速度调整:各动作速度同步变化。

常见故障及解决

丝印机在印刷过程中常出现各种故障,如手动/半自动不动作、电源灯亮但印刷座左移后停止等。

一:半自动步枪时未踩脚踏开关即动作

此故障多由脚踏开关损坏或插座进水短路导致,也可能是手动启动按钮问题。解决方法:更换开关、插座或按钮,或维修损坏部件。

二、半自动工作时踩脚踏开关滑座下降,放开后上升。

通常是横滑座左侧接近开关损坏或连线断开。解决方法:更换接近开关或连接线路。

三、半自动工作时踩脚踏开关立滑座下降,印刷座左移后停止。

原因包括横滑座左侧接近开关未感应或故障。

解决方法:调整接近开关感应点或更换新开关;也可能是脚踏开关内微动开关卡住。调整、修复或更换微动开关。

四、半自动工作时踩脚踏开关,滑座下降左移后上升但不右移。

立滑座左上方接近开关未感应或故障。解决方法:调整感应点或更换接近开关。

五、动作切换后上升慢半拍。

控制电磁阀被异物阻塞或故障。解决方法:拆卸清理或更换电磁阀。

六、手动、半自动步枪均不动作,电源灯亮。

可能原因:低压侧保险丝烧断、无气源进入、电磁阀全部故障。解决方法:更换保险丝,检查气压是否达到4-7kg/cm,检查电磁阀连线。

七、自动、半自启动不下降。

横滑座右侧接近开关故障或未感应、选择开关故障、单动开关连锁点损坏。解决方法:调整或更换右侧接近开关,修复或更换选择开关及单动开关。

八、自动无法启动。

上下气缸的微动开关常闭接点未导通或计时器损坏。解决方法:修复微动开关或更换计时器。

九、工作台面不吸气。

原因:吸气马达烧毁、控制马达的接触器损坏、吸气马达运转但控制电磁阀故障、吸气选择开关故障。解决方法:修复或更换相应部件。

十、立滑座上升缓慢。

立滑座轴承缺油或气缸活塞磨损,碰撞导致轴心弯曲。解决方法:加油、更换活塞、调整轴心。

参考资料 >

丝印网版制作 丝网印刷机网版 丝印技术_手机乐视视频.乐视网.2021-08-04

标签: 丝网印刷怎么去除 丝网印刷机结构 丝网印刷机型号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