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

mysmile 闻库 7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制定的,旨在切实推进改革进程,强化执行监督,为新一轮医改奠定坚实基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

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函〔2009〕7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获国务院批准,现正式印发。请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明确目标、统筹推进、分步实施、注重实效。《工作安排》围绕五项重点改革的三年目标,明确了2009年度十大任务及各牵头单位。各地区、各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政策落地。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统筹协调并指导各地实施,年底前国务院将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

2009年工作安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与《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为扎实推进改革、加强过程监督,现制定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的工作安排。

第一章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主要工作目标: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亿,较2008年新增7200万人。重点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参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妥善解决607万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依法破产国有企业、中央及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指导各地解决其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0%以上。(卫生部负责)

(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主要工作目标:

1.全面落实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每人每年80元的补助标准。(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

2.将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左右。已建立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地区最迟于2010年达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在50%的统筹地区内,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较2008年提升5个百分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30%的统筹地区开展城镇居民医保门诊费用统筹试点,三分之一的统筹地区巩固完善新农合门诊费用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5.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范围,资助所有五保户、低保对象参保,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民政部负责)

6.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资源,探索委托具备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医保管理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保监会负责)

第二章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推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

主要工作目标:

1.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版)》。(卫生部负责)

2.根据目录核定并公布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3.2009年12月底前,全国各省(区、市)30%的政府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现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4.2009年11月底前完成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并显著提高基本药物报销比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5.制定并推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卫生部负责)

第三章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主要工作目标:

1.制定并颁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2.在全国范围内支持986个县级医院(含中医院)、3549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1154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主要工作目标:

1.制定并启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

2.为乡镇卫生院招聘1000名执业医师,鼓励地方增加招聘数量;完成乡镇卫生人员12万人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5.3万人次的在岗培训。(卫生部负责)

3.推动900个三级医院与2000个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卫生部负责)

4.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卫生部负责)

(六)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主要工作目标:

1.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与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相衔接。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补助方式。(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

2.督促地方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的补助政策。(财政部负责)

第四章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七)重点实施惠及全民的公共卫生项目。

主要工作目标:

1.启动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9年底实现城市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约30%,农村试点地区建档率达5%。(卫生部负责)

2.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2009年完成2300万人,覆盖应补种人群的31%。(卫生部负责)

3.启动35-59岁农村妇女常见病检查项目,完成宫颈癌检查200万人、乳腺癌检查40万人;为全国农村约1180万名孕产妇补服叶酸并补助住院分娩费用。(卫生部负责)

4.为20万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卫生部负责)

5在燃煤污染型氟骨症病区完成87万户改炉改灶、45万户炉灶维修。(卫生部负责)

6.支持建设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411万座。(卫生部负责)

7.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财政部负责)

第五章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八)优化公立医院布局与管理体制。

主要工作目标:

1.试点地区制定公立医院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卫生部负责)

2.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模式;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卫生部负责)

3.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管理,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卫生部负责)

(九)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主要工作目标:

研究拟定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设立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等政策,逐步实现试点公立医院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获得补偿。(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十)推行电子医疗档案与常见病临床路径。

主要工作目标:

制定全国统一的医院电子病历标准与规范,拟定100种常见疾病临床路径,并在50家医院开展试点。(卫生部负责)

公立医院改革遵循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2009年在东、中、西部地区选择12个左右地级市,在约100所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探索公益性与效率均衡发展的实现路径。

参考资料 >

标签: 医药卫生体系 医药卫生体制的定义 医药卫生制度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