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
《红蜻蜓》(日语:赤とんぼ、赤蜻蛉、あかとんぼ)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日本传统童谣,由杰出诗人三木露风创作歌词,著名作曲家山田耕筰完成谱曲。这首作品以夕阳下红蜻蜓的意象为核心,生动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其旋律与罗伯特·舒曼的《Introduction and Concert-Allegro, Op. 134》中重复18次的乐句惊人相似,曲风承载了20世纪初的古典韵味。现今流传的版本普遍删减了原始歌词的第三段。
创作背景《红蜻蜓》的歌词出自知名诗人三木露风(1889~1964年)之手,曲调由山田耕筰(1886~1965)谱写,歌词最初于1921年8月发布在《の实》杂志(1921年8月号)。三木露风自幼展现文学天赋,中小学时期作文屡获好评,频繁向报刊投递诗歌与汉俳作品。这首童谣是露风32岁时在北海道修道院创作的,其中“赤とんぼとまっているよ竿の先”一句源自他龙野小学高年级时期的习作。歌曲广受喜爱,每日傍晚5点,龙野市都会响起《赤とんぼ》的悠扬旋律。
三木露风的多数诗作由山田耕筰负责作曲。山田耕筰是日本杨大正与昭和时代的杰出作曲家及指挥家,1908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后赴柏林深造十年,专注于歌剧与管弦乐创作。《红蜻蜓》采用3/4拍和宫调式,结构简洁仅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段体。主旋律跨度较大,音域达十度,和声学风格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小幅波动,增强了和声的丰富性。全曲短小精悍,曲调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勾勒出童年生动画面,令人回味无穷。通过晚霞中红蜻蜓的触发,深情回溯了美好童年时光。
这首歌是三木露风于大正10年(1921年)重访故乡兵库县揖保郡龙野町(现龙野市)时,感怀童年而作,最初发表於童谣集《真珠岛》。昭和2年(1927年)由山田耕筰作曲。龙野市设有《红蜻蜓》纪念碑的童谣小径,埼玉县久喜市的久喜青叶团地内也有歌碑矗立。平成19年(2007年),它入选日本歌百选。
历史与影响这首童谣不仅风靡日本,更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昭和30年(1955年)2月和昭和36年上映的电影《这里有泉水》及《夕やけ小やけの赤とんぼ》均采用此曲作为插曲,由山田耕筰亲自演奏。昭和40年(1965年)10月,NHK节目《大家的歌》推介了这首歌,荒谷俊治重新编曲,NHK东京儿童合唱团演唱,配以谷内六郎的静态画面。
在1989年NHK全国调查中,《红蜻蜓》被评为日本最受欢迎歌曲之一。200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文化厅将其列入“日本广受喜爱的100首歌曲”名录。2008年,日本造币厅发行了“红蜻蜓”纪念硬币,以表彰其文化价值。该曲常作为许多城市每日结束的“五点钟钟声”,通过户外扬声器播放。
国际艺术家也多次演绎此曲。法国长笛家让-皮埃尔·兰帕尔与竖琴家莉莉·拉斯金在1978年LP《长笛和竖琴的日本旋律》中录制了八代明夫改编版。兰帕尔在1982年专辑《山中節:日本旋律第三卷》中,与家信一、中岛康子和宇野歌江用箜篌演奏了八代改编版本。钢琴家宫家春奈12岁时创作了《红蜻蜓》变奏曲,收录于1981年作品《日本歌曲主题变奏曲》。安妮·阿基科·梅耶斯在1994年CD《爱的问候》中演奏了三枝成彰改编的小提琴与钢琴曲。英国长笛家威廉·本内特与钢琴家克利福德·本森在1995年CD《日本旋律》中录制了野田照之改编版。
歌曲歌词中文歌词晚霞中的红蜻蜓啊,
你停留在何处,那童年邂逅你的时刻,
究竟是何日?
手提单篮步入山间,
莫非是幻境。
十五岁的姐姐啊,
远嫁他乡,离别故土音讯渐稀,
思念绵长。
晚霞中的红蜻蜓哟,
你栖息在竹竿尖端,
那就是红蜻蜓。
日文歌词赤(あか)とんぼ
夕小焼(ゆうやけこやけ)の、赤(あか)とんぼ
负(お)われて见(み)たのは、いつの日(ひ)か
山(やま)の(はたけ)の、桑(くわ)の(み)を
小(こかご)に摘(つ)んだは、まぼろしか
十五(じゅうご)で姐(ねえ)やは、嫁(よめ)に行(い)き
お里(さと)のたよりも、绝(た)えはてた
夕焼小焼(ゆうやけこやけ)の、赤(あか)とんぼ
とまっているよ、竿(さお)の先(さき)
罗马音a ka to n bo
yuu ya ke ko ya ke no, a ka to n bo
o wa re te mi ta no wa, i tsu no hi ka
ya ma no ha ta ke no, ku wa no mi wo
ko ka go ni tsu n da wa, ma bo ro shi ka
juu go de ne e ya wa, yo me ni yoki
o sa to no ta yo ri mo, ta e ha te ta
yuu ya ke ko ya ke no, a ka to n bo
to ma a te i ru yo, sa o no sa ki
参考资料 >
标签: 日本童谣大赛 银奖 日本童谣歌唱比赛 日本童谣送七子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