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刘街道:空港新城核心区与蜀山区战略要地的发展新篇

mysmile 闻库 7
合肥高刘街道:空港新城核心区与蜀山区战略要地的发展新篇

高刘街道

高刘街道隶属于蜀山区,现由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代管。作为安徽省合肥市西北部的重要发展极,该区域东接庐阳区三十岗乡,南邻蜀山区小庙镇,东北及北部分别与长丰县寿县交界,西隔河与肥西县高店乡相望。南临淠河总干渠,瓦东干渠贯穿全境。上海—西安高速公路跨境而过,小(庙)高(刘)公路衔接上海—霍尔果斯公路,构成多维交通网络。

现辖7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全域面积达185.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053人(2017年数据)。作为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镇及合肥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高刘街道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高刘地域建制可追溯至唐朝乡制时期。

清代属庐州府合肥县西乡,民国时期正式设立高刘乡。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后更名为高刘公社。1983年恢复乡制,1984年升格为镇。1992年撤区并镇,原高刘区所辖的高刘镇、河东乡、洪店乡合并为新的高刘镇。1997年时,辖区面积117.6平方公里,人口4.1万,下辖2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2005年底,长岗乡的长岗居委会及岗北、巢湖、贾郢、南仓、南庄5村并入高刘镇。2007年为支持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建设,六安市寿县刘岗镇的四冲、红塘、柳塘三村划归高刘社区。2009年升为副县级镇。

2013年9月1日整建制划归蜀山区,由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2014年10月增设高刘社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2016年10月,经开区北区综合交通规划项目启动,推动区域升级。

2018年9月30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高刘镇正式撤镇设街道,行政范围不变,继续由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地理环境地理区位

高刘五星工业园位于镇东南五星村,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5平方公里。紧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具备显著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价值。

经济区位

受益于合肥市与六安市的双重经济辐射,以及长丰县寿县、肥西上派镇的协同带动,随着合肥产业外迁趋势加速,区域经济联动效应持续增强。

交通区位

合六高速公路贯穿北部并设出口,与312国道、206国道、203省道及合宁、合徐高速公路、合界高速、合九铁路淮南铁路等干线无缝衔接,形成立体化交通体系。

自然资源

地貌以岗冲交错为主,海拔26.6—73.9米,年降水量960毫米,日照2036小时,年均气温15.5℃,无霜期226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条件优越。

经济

高刘街道将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聚焦“工业强镇”战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效能革命”,吸引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地。2007年接待国内外客商超200批次,实现引资2.67亿元。重点发展空港物流、生态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打造“信用高刘”服务品牌。

交通空运

4E级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坐落北部,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定位为国内国际双枢纽机场。

水运

引江济淮工程(江淮大运河)穿越西部,兼具水利与航运功能,提升区域物流能力。

公路

宁西高速公路在城南设互通匝口,东部预留机场-市区通道,强化路网覆盖。

铁路

合九铁路宁西铁路及沪汉蓉高铁编组站距此15公里,机场轻轨(规划中)将进一步畅通市域连接。

社会高刘简介

作为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核心载体,高刘素有“白鹅之乡”美誉,教育水平居全区前列。境内季节河淠河滋养沃土,上海—西安高速公路与机场共建现代化基础设施格局。

工业概况

2006年启动工业聚集区建设,累计投入6000万元完善道路、管网配套,引进企业8家。2008年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

土地

全域土地27万亩,其中耕地8.9万亩,可供开发资源丰富。

水电

现有一座3000吨/日自来水厂,3万吨/日二水厂已立项;35KV变电站运行中,110KV、220KV电网持续升级。

林区

森林覆盖率20%,成片林地1.8万亩,含生态林、经济林及观光林,生态效益显著。

劳动力

总劳动力3.9万人,其中农业1.6万、工商服1.2万、外出务工0.8万,剩余劳动力0.3万。

农业

实行水稻-油菜轮作制,特色农业包括温棚蔬菜、苗木花卉。名产高刘白鹅、夏枯草享誉省内外。

发展建设

合肥市人大专题调研空港示范区建设,强调其作为合肥经济圈战略平台、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定位。示范区以航空经济引领现代产业,打造“空中门户”。

社区全面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通过科学部署、严格执法保障生态环境。

文化教育

拥有合肥市第79中学(原高刘中学)、第80中学(原长岗中学)及高刘中心校等优质资源,师资雄厚,大学生比例逐年攀升。

依法清违

执法中队常态化巡查,清理违规广告牌,消除道路安全隐患,维护市容环境。

新农村建设

以“三变”(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农业变二、三产)为目标,推进连环村省级示范点建设,完善道路、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提升人居品质。整合鑫磊肠衣厂、海燕鸽场、西蜀科雅生态公园等企业资源,助推农业产业化。

农业概况

“皖中白鹅第一镇”年存栏60万只,交易量超100万只。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技术培训、协会带动等方式壮大产业链,培育“高刘大白鹅”品牌。

空港新城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按4E级标准建设,2035年目标客货吞吐量2300万人次/40万吨。高刘依托机场规划“三区一园一城”(临空经济区、物流区、生态农业区、休闲园、空港新城),构建现代化航空物流城。2006年总规修编获政府认可,未来将形成产城融合的国际空港都市区。

参考资料 >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推进动态.知行安徽.2021-05-22

合肥高刘撤镇设街道:空港新城迈入新发展阶段.中安在线.2021-05-22

标签: 新都核心区 核心区规划 核心区规划图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