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琴(1939年11月—2025年9月14日),出生于吉林市,中国共产党党员,神经病学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原主任。
1964年,刘秀琴从吉林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工作。1976年,她开始从事癫痫诊疗和临床脑电图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991年至1994年,刘秀琴任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处长。1994年至2002年,她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主任。1995年,刘秀琴和吴立文牵头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成立中国第一个癫痫中心—北京协和博爱癫痫中心,她曾兼任该中心主任。2014年,刘秀琴主持建立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睡眠实验室。2025年9月14日,刘秀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刘秀琴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60年,发表过癫痫及发作性睡病相关研究论著4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神经病学 第2卷 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 上 脑电图学》,参与《急诊一月医学》《现代内科学》等四本书籍的编写工作。1992年,刘秀琴获《中华精神科杂志》优秀论文奖。1993年,刘秀琴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优秀论文奖。2015年,刘秀琴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此外,她还曾两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
人物生平
1964年,刘秀琴从吉林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工作,历任神经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1976年,刘秀琴开始从事癫痫诊疗和临床脑电图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1987年及1993年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1991年至1994年,刘秀琴任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处处长,致力于医学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推动临床教学体系建设,期间曾获1992年中华精神科杂志及1993年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优秀论文奖。
1994年至2002年,刘秀琴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主任、主任。1995年,刘秀琴和吴立文牵头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成立中国第一个癫痫中心—北京协和博爱癫痫中心,率先开展视频脑电图检查,刘秀琴曾兼任该中心主任。
2004年1月,刘秀琴主编的《神经病学 第2卷 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 上 脑电图学》出版。2014年,刘秀琴主持建立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睡眠实验室,开展多导睡眠图检查。2015年,刘秀琴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2025年9月14日,刘秀琴因病去世,享年85岁。
学术任职
刘秀琴曾任《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临床电生理学杂志》编委以及《中华神经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会癫痫及脑电图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研究领域
刘秀琴的临床、教学及科研领域为癫痫诊疗和临床脑电图学。
主要成就
综述
刘秀琴从事神经科临床工作6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成功抢救神经科急危重病人多次获医院医疗成果奖。2014年主持建立了神经科睡眠实验室,开展多导睡眠图检查,极大提升了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罕见睡眠障碍的诊治水平。刘秀琴发表过癫痫及发作性睡病相关研究论著40余篇,参与《急诊一月医学》《现代内科学》等四本书籍的编写工作。刘秀琴历经数年收集整理北京协和医院脑电图资料,2004年主编出版的《神经病学 第2卷 神经系统临床电生理学 上 脑电图学》直至2025年仍是指导临床工作的重要参考书籍。刘秀琴两次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主持并在北京协和临床癫痫病学和脑电图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亲自授课,推动全国脑电图技术和癫痫诊治水平的提升。
主要专著
以上著作为部分列举
主要论文
所获荣誉
1992年,刘秀琴获《中华精神科杂志》优秀论文奖。1993年,刘秀琴获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优秀论文奖。2015年,刘秀琴获北京协和医院杰出贡献奖。此外,她还曾两次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多次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
人物评价
刘秀琴教授的一生,是忠诚于党、敬业奉献的一生,是呕心沥血、甘为人梯的一生。她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钟爱的神经病学事业和患者,即使在病榻之上,她仍然为患者答疑解惑。刘秀琴教授以行胜于言诠释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为人们树立了永远值得学习和追随的典范。(京报网 评)
参考资料 >
Xiuqin Liu(刘秀琴).aminer.2025-09-17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今日正式挂牌.今日头条.2025-09-17
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原主任刘秀琴去世.澎湃新闻.2025-09-16
著名神经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原主任刘秀琴教授去世.今日头条.2025-09-17
【招生简章】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进修医师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7
刘秀琴.中国知网.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