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发达国家
来源:互联网

中等发达国家(sfs:Moderately Developed Country)是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中等发达国家是一个偏重于经济的概念。国际上并没有对中等发达国家的明确定义,大多数观点认为,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两万美元。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提出“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议》说明并明确中等发达的标准是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国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3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在“十五五”时期的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要成为高收入国家进而成为中等发达国家,需在共同富裕上持续突破,加大创新与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全民覆盖均等化,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化转型、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相关关键制度。

历史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以来,“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一直成为鼓舞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战略目标。

2017年,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议》说明并明确中等发达的标准是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国民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

2022年,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中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达到1349084亿元。从人均GDP情况看,中国人均GDP在2024年达到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

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3日通过的,并于2025年10月28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国勾勒了发展蓝图。规划建议提出:在“十五五”时期的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关概念

中等发达国家指的发展水平介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以及以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过渡型国家”,如希腊葡萄牙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际上并没有对中等发达国家的明确定义,大多数观点认为,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是人均GDP两万美元。

截至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国家概况栏目将希腊定义为“欧盟内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高” ,将葡萄牙定义为“欧盟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较薄弱”,将捷克描述为“中等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外贸依存度较高”,将匈牙利描述为“属中等发达国家,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

学术研究

人们提起现代化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概念,起因是邓小平同志曾讲过,到2050年中国争取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中等发达国家由此成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代名词。

《中国现代化报告》根据国家现代化水平将国家分成四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初等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其中后三组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是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y),又称已开发国家和先进国家。是指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所以又称作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是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借由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发达国家的定义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和社会发展水平,通常以2万美元作为分界线。人均GDP为2万美元才算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2万美元到4万美元为中等发达国家,4万美元以上为高度发达国家。另一种也得到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发达国家的基本标准是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

从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2021年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只有43个。而按照OECD的定义,截止2021年底全球共有43个发达经济体。这两个不同划分标准所定义的发达国家覆盖范围基本雷同,由此可见,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应该是定义发达国家较为科学、较为合理的重要标准。

在不考虑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发生变化和中国人口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下,鉴于中国在2035年至2050年这未来十五年期间的经济潜在增速水平会以较大概率维持在4.2%至3.6%区间,而且经济潜在增速必然会出现由前期的4.2%向中后期的3.6%逐步下滑的前提下,在2050年,中国人均GDP水平目标应该设定为4.0万美元(以2020年不变美元价格计算)与4.2万美元之间。

界定标准

关于中等发达国家一直缺乏一个权威的界定,而国际社会关于发达国家的讨论却不断推陈出新,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欧盟的生活幸福指数等。比照这些标准和指数,结合各界对中等发达国家的讨论,中等发达国家的一般标准需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发达国家是全面的发达,而不仅仅是经济发达。但对于任何国家而言,经济发达都是全面发达的基础。这也意味着,经济标准始终都是衡量和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硬性条件,它包括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经济数量是经济质量的基础,而经济质量则是经济数量的保证。一般来说,经济学对于经济质量的评价大体上包括资源利用率、环境友好度和经济动力源等方面的标准。

虽然关于“中等发达国家”缺乏明确的定义,但比较多的共识为,发达国家人均GDP门槛值为2万美元。据国际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家国际机构的标准平均值,发达国家人均GDP的中位数通常比2万美元更高。

除了经济方面必须达标之外,中等发达国家还需要同时满足诸多条件。参考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柔性要求主要包括:社会方面,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城市化率和信息化率超过八成;政治方面,建成民主、自由、平等和高效的政治文明,国际竞争力排名进入世界前十名;文化方面,文化创新能力关键指标排名进入世界前二十名;人的发展方面,大学普及率超过八成,平均预期寿命超过八十岁,人类发展指数排名进入世界前二十名等。

特征

国际

从国际上已经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的一些国家来看,除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这一标准之外,中等发达国家一般还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经过二次分配之后的贫富差距缩小。二是产业结构多在中高端,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强。三是人类发展指数处于超高人类发展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平均受教育年限、健康期望寿命等指标均处于高水平,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度与质量均很高。四是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的运用,推动数字化转型。因而,要成为高收入国家并进而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必须在共同富裕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必须持续推动创新创造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体系的全民覆盖和均等化,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数字化转型、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完善迈向中等发达国家的各项关键性制度。

中国

从综合国力来看,中国是实力强的中等发达国家。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位靠前,但缺少先进科技支撑,结果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这说明,在国际竞争中,无论讲总量,还是比均量,关键还得看发展质量,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中国只有成功实现由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发展转型,才能顺利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以此为前提,同时综合考虑现行基础、发展速度、人口增长等方面的情况,到2050年前后,中国有可能成为第二人口大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有望跻身世界前五十位,国民生产总值有望成为世界第一。由于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均量水平,如果能发挥块头大的规模优势,中国的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实现由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到最大的中等发达国家的转变,重归世界强国行列。

从制度属性来看,中国是社会主义的中等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植西方模式导致“不发达”的深刻教训,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共同说明:照搬西方模式是行不通的,现代化绝不应只有一种模式。对于中国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终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打破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就是资本主义化”的认知定势

从总体布局来看,中国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中等发达国家。为了避免和克服畸重畸轻、顾此失彼的现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历来强调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从“四化”到“新四化”,再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从“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可以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每调整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就拓展一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既不可分割又各有自己的特定领域和特殊规律,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到21世纪中叶,中国是一个经济富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中等发达国家。

从人民福祉来看,中国是由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中等发达国家。在邓小平的现代化设计中,中国的中等发达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意义,因为它们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中国实行按劳分配。21世纪20年代,一些欧美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频发社会骚乱,究其原因,与其贫富两极分化不无关系。中国当下正处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也是矛盾增多、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正所谓“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就要求我们在接近和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社会养老改革、收入倍增计划等项举措,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改革要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是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必由之路。

从国际担当来看,中国是以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的中等发达国家。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往往伴随着和依赖于海外殖民掠夺,是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完成的。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始终反对“照搬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决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习近平在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宣布,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这体现了发展中的中国正在践行推进共同发展的承诺。

专家观点

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就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要有一个要求。他预测从2020年到2035年的15年中,中国经济整体增长106%,人均GDP增长102%。具体而言,“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的潜力大概是每年5.8%左右,2026年到2030年大概是每年5%左右,2031年到2035年大概是每年4%左右。

按照现在国际上的一般标准,只要一个国家的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超过了12535美元,那就从中等收入国家进入到高收入国家了,就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在2020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大约是11500美元,到2035年翻一番会是23000美元。

可将中等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人均GDP入门水平确定在2万美元左右。2020年中国人均GDP可能达到72650元或10500美元左右,如果按照2020年的价格和汇率水平来计算,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再翻一番将达到21000美元左右的水平。如果按照名义水平来估算,假定2020-2035年期间GDP价格指数年均上涨1.5%、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于2019年平均水平升值5%左右到6.57元/美元的水平,中国2035年人均GDP能够达到27500美元左右。如果“十四五”期间大体实现年均增长5.6%的增速,那么2025-2030年期间年均增长4.5%,2030-2035年期间年均增长4.0%左右,就能够实现2035年人均GDP在202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的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有一个基本指标,就是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

可以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人均GDP水平可以设定为2.2万-3万美元左右(以2020年不变价计算)。因此,有必要将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均GDP水平设定为2.2至2.5万美元区间之内。而且,参考IMF、国际银行联合国数据,2021年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的门槛约在3万美元,这也符合国际上针对2万美元到4万美元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定义。

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将比2019年的水平翻一倍,要升至2万美元。从总量看,2019年全球经济总规模是87.75万亿美元,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总规模是21.43万亿美元,中国是14.3万亿美元,达到美国的67%。而从人均水平看,2019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5万美元,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美元。

到2035年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门槛大约须提高到3万美元(以汇率折算,2020年不变价,下同)。假设发达国家在2035年前延续历史增长趋势,则2020年的2.3万美元标准在2035年将提高到2.98万美元(2020年价格)。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中国式现代化蓝皮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报告(2024)》,预期到2035年中国有望达到人均GDP3万美元左右。

参考资料 >

中等发达国家地位.MMICHIGAN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LAW.2025-10-31

新闻1+1丨“十五五”规划建议,更多的获得感!.央视网.2025-10-31

中等发达国家之中国特征初探.新华网.2025-07-2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国政府网.2025-10-29

(受权发布)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新华网.2025-10-29

受权发布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华网.2025-10-29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国政府网.2025-10-31

经济大家谈|迈向中等发达国家对我们提出哪些新要求.国际在线新闻.2025-10-29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25-10-2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25-10-29

锚定2035年,中国人均GDP如何实现跨越?.百家号.2025-10-29

四中全会《公报》里蕴含的“四大逻辑主线之变”.百家号.2025-10-30

希腊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5-10-30

葡萄牙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5-10-30

捷克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5-10-30

匈牙利国家概况.外交部网站.2025-10-30

专家认为:我国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尚存较大差距.新浪网.2025-10-31

十九大报告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国网.2025-10-30

为什么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中国科学院.2025-10-30

【专家漫评】白重恩解读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速度.新华网.2025-10-29

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林毅夫:2035年远景目标如何实现?.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5-10-29

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25-10-29

【新浪财经】高培勇: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即人均由1.27万美元走向2.5万美元,潜力非常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5-10-29

张杰: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宏网.2025-10-29

朱光耀: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意味着我国人均GDP升至2万美元.新华网.2025-10-29

许召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至3万美元阶段的实际增长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2025-10-29

如何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难题?这个蓝皮书这样分析.第一财经.2025-10-29

海口龙华区浚梓晟网络科技工作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