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波
来源:互联网

陈鸿波:现任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国际科技园协会亚太分会主席。

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获得工学学士,曾在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工作,1992年在泰国联合国亚洲理工学院能源与经济计划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移民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日本电器(日本电气)公司任高级工程师。2001年归国创业。

人物履历

陈鸿波   先生,现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清华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驻中国办公室主任,国际科技园协会亚太分会主席达沃斯论坛议程理事会理事。

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获得工学学士,曾在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工作,1992年在泰国联合国亚洲理工学院能源与经济计划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后移民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日本电器(日本电气)公司任高级工程师。2001年归国加入清华科技园管理团队。

理想:培养出中国的明星企业。

理念:把简单的事情办好!

第一份工作是锄草

现在意气风发的陈鸿波也曾有过失意的时候,在澳大利亚度过的6年,陈鸿波有15个月没有工作,他很有体会地说:“曾是中国山西省长秘书的我,到澳大利亚竟然失业!我的第一份工作便是锄草。”

当时失业的陈鸿波在就业中心看到当地养老院招聘锄草工,并不会使用锄草机的他硬着头皮前去应聘,竟被养老院录用了。干完8周的锄草工作以后,陈鸿波紧接着又去工厂开注塑机。那也是他第一个被开除的工作,只因为自己是唯一一个在注塑成型的8分钟闲暇时间里看书的工人。

在NEC找回自信

进入NEC以后,陈鸿波才完全找回自信。他回忆道:当时的面试官是个日本人,当听说自己是清华大学毕业的,这个日本人马上转过身在后面的白板上写下“清华大学”几个字,然后问他:“是这个学校吗?”他说:“就是这个学校。”那个日本人二话没说,叫他第二天就上班。

但是当时的人力资源部门并不同意,因为办理相关的手续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那个日本人告诉他们:“你们去办你们的手续,陈鸿波明天上班。”

后来,陈鸿波才知道这个日本人原来和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在美国一个研究室共事过一年。他对清华大学印象太深了。“我离开了清华大学还是受惠于清华大学”。陈鸿波这样说。

果然,他在日本电气干得特别好。1998年金融危机,陈鸿波所在的生产线被迫关闭。170人的生产线要裁掉160人,而他却被留了下来。在NEC的六年,陈鸿波的工作永远都先于同事完成,生活也很安逸。“可是我毕竟不是在那里生根的,在那里看不到什么前途,而此时清华科技园的大发展,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朋友们的劝说,我便回来了。”

加入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人生有很多决定,回国是我这一辈子做出的最重大最准确的决定。”陈鸿波这样说道。

在国外的时间里,陈鸿波从各方面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技能与管理理念。这使得他归国后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意识非常强。“那个时候大家还忙着建设,我已经组织建设园区服务,有了第一本园区服务手册,并要求员工编辑第一本企业名录。”

对于现在身兼的3个职务,陈鸿波觉得一个都离不开。作为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陈鸿波首先要考虑工作的社会效应。“目前清华科技园为15000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大部分为白领,都掌握着世界一流的技术。”科技园的每项努力都是为了使国家将来在核心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为社会做贡献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陈鸿波说,“我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考虑商业化的公司在自己商业正常运转时如何为社会作贡献,只有经济效应,没有社会效应的事我们是不会做的。”

作为国际科技园协会亚太分会主席,陈鸿波承担的是把中华民族推到世界舞台的责任。“由于我在国外的经历,使得我在处理将清华科技园国际化这方面还是游刃有余的。”陈鸿波认为,目前中国仅有世界一流的技术是不够的,他们是否能发挥大的经济价值还在于这项技术所拥有的文化内涵。而文化是与综合国力密切相关的。清华科技园现在在为提高综合国力方面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说: “现在我已经找到了我喜欢、我能干的事业,我会在这里干到底!”

成就荣誉

2011年陈鸿波被国际科技园协会推荐为科技园管理咨询专家

为了给协会会员提供同行之间一对一的科技园区管理和咨询服务,2011年下半年,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挑选在科技园区管理方面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作为提供这一服务的咨询专家。

经过专家提名,两名以上会员单位出具正式推荐信以及IASP国际理事会评议通过,目前有来自加拿大西班牙韩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泰国爱沙尼亚法国等世界各地的18名专家被推荐为咨询专家,清华科技园启迪股份高级副总裁,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鸿波成功入选。

陈鸿波副院长应邀担任达沃斯论坛(WEF)议程理事会理事

经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WEF)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Prof.KlausSchwab)邀请,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启迪股份高级副总裁、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北京办公室主任陈鸿波应邀代表清华科技园担任该理事会“企业家培育”分会2011-2012年度理事。

陈鸿波作为清华科技园的代表参加达沃斯论坛议程理事会的工作,充分说明清华科技园在培育优秀企业家,打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方面所取得的骄人成就,已经得到世界相关机构和行业的高度认可。作为达沃斯论坛议程理事会的成员,清华科技园得以在一个崭新的领域宣传和推广自己的运作模式和实践经验,同时可以有机会认真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进理念,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更大地作用。

2014年2月陈鸿波再次当选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亚太分会主席

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陈鸿波再次当选国际科技园协会亚太分会主席。陈鸿波再次当选IASP亚太分会主席不仅使得清华科技园在世界科技园区行业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科技园区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过程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正在进一步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认可。

这是陈鸿波自2006年之后再一次担任IASP亚太分会主席。IASP除设立在西班牙的总部之外,只有一个驻外区域办公室即驻中国办公室,陈鸿波自2008年以来一直担任IASP驻中国办公室主任。按照IASP的章程,区域主席自然成为IASP十二名理事会成员之一。

清华科技园将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为进一步加强中外科技园区的交流与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物观点

陈鸿波:科技园区应了解企业真正需求

中关村创新论坛暨中国产业园区与企业发展论坛”于2013年5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鸿波在会上发表精彩演说。陈鸿波将科技园成功的经验归纳为四个关键要素:地点、资源、服务的会员企业。另外,清华科技园经过20年的发展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们还有一个非常稳定的经验团队,20年的核心团队没有大的变化,这是科技园区发展成功非常重要的元素。

陈鸿波:难以复制的“清华科技园速度”

“清华科技园不是一个地产商,我们的优势是资源和品牌”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副主任陈鸿波强调,目前,清华科技园成为仅有的几个实现盈利的大学科技园之一,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典型代表。在接受搜狐产业新区的专访时剖析了“清华科技园速度”的背后奥秘。

陈鸿波提出有三种输出模式助力清华科技园速度,第一种是“投人也投钱”的模式,投钱进行物业建设;第二种是“只投人不投钱”,把政府给出的土地、政策等作资入股,和当地企业合作,建立合资公司,进行开发和建设,他们会派管理团队过去。第三种模式是“咨询模式”,派出清华科技园的管理团队,但不会常驻,园区大多数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30个分园中,有十六七个属于咨询模式。

陈鸿波分享了一些经验和感触:第一点,眼光要放长远;第二点,行胜于言,抓住机遇,在噪声中迅速推进;第三点,不要事事亲力亲为,搭建平台,让服务的需求方与提供方有机互动,互利双赢;第四点,要特别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启迪控股这么多年走下来,在这个平衡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我们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有盈利能力的大学科技园之一;第五点,成为行业网络的一份子,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

陈鸿波: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希望

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鸿波在达沃斯论坛上接受网易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希望,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他提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持续地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这么一个的过程,所以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陈鸿波谈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之路

陈鸿波回忆在清华科技园在建园初期,他们提出做科技园有三大战略,其中第一大战略就是国际化战略,第二个叫支撑平台战略,就是的创新服务体系,第三是辐射战略,就是清华科技园的园区网络。现在看出来这三大战略都是在按预定的计划,就是十年以前预想的情况一步一步在实现。陈鸿波表示,当时他们解释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战略为:第一,吸引国外的优秀人才;第二,吸引国外的优秀企业;第三,孵化国外的先进技术;第四,把园区的企业推向国际大的市场。如今看来这几步也基本上实现了。陈鸿波进一步谈到,做国际化的时候,其实他们有两个特区的概念,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还在世界平均水平靠后的时候,可以经过我们这支团队和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把清华科技园做成一个特区,理念的特区和服务的特区。

从发展举措上来说,陈鸿波认为主要是现在要搭建好网络和渠道,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战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我们已经把这个桥和路和台都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将来的事情就是把这些东西不断的维护好、不断的丰富好,一旦有企业需求的时候我们再把这些资源全部用上去,为企业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

陈鸿波提到国际化有两点难处:其一为现在所服务的客户对这种国际化服务水平的要求,和提供服务对象的素质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这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难点之二是在世界范围内数据库的支持还不够。最后,陈鸿波表示,他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关村,让更多的人了解清华科技园,从而为本国的企业和产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非常牢固的基础。

参考资料 >

司马红、陈鸿波24日谈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之路.搜狐财经.2024-03-18

启迪控股陈鸿波:很自豪部分专家出国工作是按天付钱.新浪财经.2024-03-18

陈鸿波.www.tusholdings.com.2024-03-18

海口龙华区浚梓晟网络科技工作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