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学十讲
来源:互联网

《道教文学十讲》是由孙昌武撰写的学术书籍,于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道教文学十讲》一书源于孙昌武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的《道教文学》课程讲义,经过修订后形成。书中分为十讲,涵盖了道教文学的各种形式和主题,包括仙传、仙道类志怪与传奇、女仙与谪仙传说、仙歌、游仙诗、道士诗文创作、古代文人的仙道类诗歌、宋金时期的新道教诗词以及神仙道化剧等。通过对这些题材的作品进行选释和分析,本书探讨了道教文学的思想内涵、艺术特点及对文学的影响。同时,它也是一本具有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教材,适合教学使用或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参考资料。

相关丛书

《道教文学十讲》属于“国学专题课”系列丛书之一,该系列还包括《佛教十五题》《中国文献学九讲》《高亨周易》九讲》《唐史十二讲》和《清史十六讲》等多部著作。

目录

开讲的话:关于道教与道教文学

第一讲“道教文学”的源头

从神仙幻想到神仙信仰

庄子》的理想人格——神仙形象的滥觞

骚人的神仙世界

司马相如的《大人赋

司马迁的理性批判

【作品释例】

《庄子》(节选)

山海经》(节选)

屈原离骚》(节选)

《楚辞·远游》

司马相如《大人赋》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节选)

第二讲 仙传——传记文学的瑰宝

作为传记文学作品的仙传

列仙传

神仙传

汉武帝内传

【作品释例】

《列仙传》(三传)

《神仙传》(五传)

《汉武帝内传》(有节略)

第三讲 仙道类志怪与传奇

仙道题材在中国小说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六朝仙道志怪

仙道题材的唐传奇

【作品释例】

张华博物志》(一则)

干宝搜神记》(一则)

陶渊明搜神后记》(一则)

刘义庆幽明录》(一则,附异文)

沈既济枕中记

牛僧孺玄怪录》(一则)

不明撰人《虬髯客传

不明撰人《罗公远》

杜光庭道教灵验记》(一则)

第四讲 女仙与谪仙传说

道教中的女仙

王母娘娘传说

志怪里以女仙为题材的作品

唐传奇里的女仙形象

【作品释例】

干宝《搜神记》(二则)

陶渊明《搜神后记》(二则)

沈亚之《湘中怨辞》

裴《传奇》(二则)

康骈剧谈录》(一则)

第五讲 仙歌

道教诗歌——仙歌

真诰》里的仙歌

老子化胡经”歌

步虚词

【作品释例】

三皇经》(节选)

汉武帝内传》(节选)

云笈七签》(二则)

《真》(节选)

《洞玄步虚吟》(十首)

庾信《道士步虚词》(十首选六)

顾况《步虚词太清宫作》

陈羽《步虚词二首》

苏郁《步虚词》

第六讲 游仙诗

道教的游仙幻想与文人游仙诗

郭璞的《游仙诗》

曹唐的《游仙诗》

多种多样的游仙诗创作

【作品释例】

曹操《陌上桑》

曹丕《游仙诗》

曹植诗(二首)

嵇康《游仙诗》

何《游仙诗》

郭璞《游仙诗》(七首)

沈约《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王融、范云同赋》

庾信《奉和赵王游仙诗》

曹唐诗(十首)

虞集《客有好仙者持唐人小游仙诗求予书之恶其淫鄙别为赋五首》

汪琬《山中游仙诗四十首有小序》(二首)

第七讲 道士诗文创作

道士的诗文创作

葛洪

陶弘景

吴筠

杜光庭

李冶鱼玄机

【作品释例】

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节选)

陶弘景诗(三首)

陶弘景文(二篇)

陶弘景《寻山志》(节选)

真诰》(节选)

吴筠诗(四首)

吴筠文(一篇)

杜光庭诗(四首)

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篆斋词》

李季兰诗(二首)

鱼玄机诗(三首)

第八讲 文人的“仙歌

古代文人与道教

汉乐府和“三曹”的仙道诗

李白

李贺

李商隐

【作品释例】

汉乐府(三首)

曹植诗(二首)

李白诗(七首)

李贺诗(六首)

李商隐诗(十二首)

第九讲 宋、金新道教诗词

道教新发展——内丹道教兴盛

张伯端

白玉蟾

王重阳

马珏

丘处机李志常

【作品释例】

张伯端《悟真篇》(五首)

白玉蟾(诗七首、文一篇)

王重阳(诗五首、词三阕)

丘处机(诗三首、词二阕)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节选)

附录

署吕岩诗(六首)

陈抟诗(三首)

第十讲 神仙道化剧

仙道作为戏曲重要题材

神仙度脱主题

仙隐主题

【作品释例】

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第一折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

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第一折

结束的话

参考资料 >

道教文学十讲.缺书网.2024-11-14

搜索 道教文学十讲.搜索 道教文学十讲.2024-11-14

道教文学十讲.豆瓣读书.2024-11-14

道教文学十讲.豆瓣网.2018-02-06

海口龙华区浚梓晟网络科技工作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