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福海
来源:互联网

曹福海(1901~1949),芮城县汉渡乡汉渡村曹家巷人,著名蒲剧演员。

青年时曾搭永济大庆关高茂戏班,河津小梁村卫福禄班。民国14年(1925)又到河津市的柴家垛柴文楷班、汾城县(今襄汾县)小董村福盛班。民国16年(1927)入河津欧海江班,后转汾城县(今襄汾)李荣斋班。民国20年(1931)后入赵城县庆乐园(人称“字号班”),民国25年(1936)入杨华甫班。此外,他长期在杨登云的云升班到各地献演。故人称他是杨老六的头套小生。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幼年家贫,随同姐夫西柏台村董茂生(童银午之父)入蒲剧班学戏。他与银午同岁、二人同学同练,学得不少开蒙对对戏。

演艺经历

1944年到乡宁县参加文宣一队演出,属阎锡山部队39师建制。先随军驻扎吉县,后驻乡宁等处,经常对外演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1月文宣一队随军进驻临汾市,改属阎锡山的民族革命同志会,后来他又被调文宣五队,属阎61军管辖。

1948年5月17日临汾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晋南剧院接管了剧团,收容安置一大批蒲剧艺人。参加演出了《乞巧图》等戏。

艺术荣誉

民国以来,蒲剧小生名角辈出,唯有福海总被排为首名。他在艺术上成就甚高,文武兼备,唱作俱佳。旧称文武生角的扇子、鞭子、杆子、子、褶子、梢子等功夫,他一应俱精。常被作为挑班演员名闻于世。他的代表剧目甚多,以唱功出名的有《杀庙》、《反潼关》、《五台出家》等,像《五台出家》是他唱功带哭腔的力作,哀伤悲壮,动人肺腑。像《杀庙》一折戏,一向被视为蒸馍米汤戏,而他却以优美别致的唱腔和慷慨激昂的表演而赢得观众称赏,成为他所演剧目的精品。以武打表演出名的有《八蜡庙》中的老褚标、《紫云庵》中的黄天霸、《破桃山》中的二郎神,《九江口》中以花脸扮演的张定边等,均在观众中长留遗响。

参考资料 >

曹福海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1-12-22

海口龙华区浚梓晟网络科技工作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