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街道(已撤销),原为中国汕头市金平区下辖的一个街道,位于金平区西南部。海安街道的地域东至公园路,东南至博爱路,与大华街道相邻,西至安平路,西南至商平路,与永祥街道相邻,北至外马路,与同益街道相邻,西北至升平路,与新福街道相邻,南至汕头港北岸。辖区总面积0.7平方公里。2011年末,海安街道辖区常住人口2.67万人。2019年11月25日,海安街道被撤销,其管辖范围划归小公园街道。
历史沿革
海安街道的前身为涂坪和万安两个指挥所,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5年,正式建立涂坪街道办事处和万安街道办事处。1958年公社时期,分别改为涂坪管理区和万安管理区。1962年,公社撤销后恢复涂坪街道办事处和万安街道办事处。文化大革命期间,街道实行军管,成立了涂坪街道革委会和万安街道革委会。1973年,街道重新合并,设立了东风街道革委会和向阳街道革委会。1979年,东风街道革委会恢复为涂坪街道办事处,向阳街道革委会恢复为万安街道办事处。1985年,涂坪街道办事处改名为南海街道办事处。1986年,万安街道办事处迁至永平路32号。1988年,南海街道办事处迁至南海路立志楼四楼办公。1992年,办事处迁到南海路13号。2001年12月,两个街道合并,成立海安街道办事处。2019年11月25日,海安街道被撤销,其管辖范围划归小公园街道。
地名来历:海安街道名称由原南海街道的“海”字和万安街道的“安”字合并而成。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海安街道辖利安、跃进、南海、海悦、万安、德安、怀安县7个居民委员会。
截至2019年10月,海安街道辖7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汕头市南海路13号。
地理环境
海安街道地处金平区西南部,地域东至公园路,东南至博爱路,与大华街道相邻,西至安平路,西南至商平路,与永祥街道相邻,北至外马路,与同益街道相邻,西北至升平路,与新福街道相邻,南至汕头港北岸。辖区内有汕头市人民政府、深圳市总工会、市工人文化宫。辖区总面积0.7平方千米。
人口
2010年,海安街道常住人口为26728人。2011年末,海安街道辖区常住人口为2.67万人。
经济
海安街道辖区有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7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6家,主导产业遍及包装印刷、文具纸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街道也于2006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医药化工专业镇。
2007年,海安街道完成工业总产值157933万元、商业销售额66353万元、外贸出口763万美元。
2011年,海安街道固定资产投资额5.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2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3亿元。
2011年,海安街道商业限额上企业8家,完成限额以上批零销售额和住宿餐饮限营业额22.33亿元,全年出口总额达到1309万美元。
2011年,海安街道完成税收收入约3.50亿元,被评为区纳税大户的企业多达22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海安街道辖区教育事业发达,拥有第九中学、第十二中学和友联中学等3所中学,外马二小、镇邦一小等2所小学,以及1所民办培训机构(广东硅谷学院)和3所幼儿园。
医疗卫生
海安街道辖区内有缸头福音医院旧址,现为市第二人民医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邮政电信
海安街道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街道的信息通信网络,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风景名胜
汕头旧海关钟楼
汕头旧海关钟楼位于外马路2号,坐落在韩、榕两江入海口北畔。民国十年(1921年)落成。1994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树名木
海安街道辖区内二医院里有三棵百年以上的古榕树,被市园林部门列为古树名木。
汕头永平酒楼旧址
汕头永平酒楼旧址位于永平路2号(原永平路1号),始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该酒楼曾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群众性革命活动和集会的主要场所。2005年8月16日,汕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缸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缸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位于永平路1号大楼,始建于1907年,占地约405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共有三层半,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欧陆式建筑。
汕头旧邮电总局
汕头旧邮电总局位于外马路25号,1897经清朝批准,潮海关在汕头设立首家官办邮政局,是缸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是全国首批25个邮政局之一。民国七年(1918年)汕头市发生大地震被毁,于是筹银约15万元在现在的外马路25号自行购地建造面积为460平方米的钢筋三合一结构的建筑,民国十一年(1922年)建成。是汕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海安街道辖区内的潮汕小食包括老妈宫粽球和爱西干面。
参考资料 >